本报讯(记者许明霞)市工商系统12315指挥中心日前发布了第一季度消费警示,手机、服装鞋帽、汽车零部件、家用电器等成为投诉热点。
今年第一季度,市工商系统12315指挥中心共受理消费者咨询2318件、投诉254件、举报41件,已处理投诉246件,处理率为96.85%。
第一季度消费者申诉的基本情况为:商品消费155件,占消费者投诉总量的61.02%。其中,通信器材39件,占商品消费总量的25.16%,居第一位;日用百货类30件,占商品消费总量的19.35%,居第二位。服务性消费99件,占申诉总量的38.98%。
在通信器材类投诉中,手机方面的申诉最多,主要问题有非正常关机、显示屏异常、按键失灵、主板故障、电池质量差等,也有不少商家在推销时对手机功能进行虚假夸大宣传,蒙骗消费者。
在日用百货类投诉中,服装鞋帽的申诉比较多,主要问题有刚买的衣服没穿多久就出现表面起球、褪色、缩水严重、开线、小破洞等;新鞋开胶、开线、断底、断面、鞋面装饰物脱落、内里破损开裂等;商家不按照“三包”规定履行包修、包换及退货义务。
在家用电器类投诉中,电冰箱、热水器、洗衣机依然位居前列,主要问题有冰箱门变形关不住、不制冷,热水器不打火、售后维修不及时等。
交通工具类投诉呈上升趋势,主要问题有新车发动机耗油量大、自动挡的变速箱脱挡、车身油漆有色差、商家暂扣消费者新车合格证等。
第一季度,修理维护服务、电信服务问题较多。修理维护服务方面的主要问题有:出现故障维修不及时,或故意拖延维修时间,致使消费者错过退换货时间;经营者无视“三包”规定,不记录维修情况、不提供维修单,一旦产品再次出现问题,商家就以无维修单为由逃避维修责任。
电信服务类主要问题有:擅自开通业务、随意扣取资费、套餐暗设陷阱、服务违反承诺、赠机售后不力等。宽带服务的主要问题有:经常出现网络不通,打客服电话报修、根本没人来修,运营商要求消费者办理宽带业务时必须跟手机或固话捆绑购买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