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山 阳 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春 望
爷爷在哪儿
薰衣草
春 思
黑蝴蝶
尘埃已落定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4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散 文·
春 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秦迁移

  南边是滚滚东去的黄河,北边是巍巍屹立的太行,4000多平方公里的怀川大地,被造化精心地镶上花边,完美地呈现给观看她的人。

  分明是精心设计的珍品,但又的确是大自然的随意之作。让人想象不到,天下竟还有这样精致秀丽的河山。

  这是盘古留给后世的一只闪亮的金瓯,这是女娲镶嵌在中华版图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这是上苍赐给人们的一块洞天福地。

  每当春回大地的时候,望一眼这一块神奇的土地,如看大师笔下的油画,如听方家手上的古琴曲,如赴情人的约会,如品老友珍藏的美酒,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很抒情,很美感,很诗意。

  看山,名山,愚公时期的山,披着新中国的艳丽色彩。春到太行,春满太行;山上桃花,山坡牛羊,山下人家;偶有炊烟升起,旋即变成白云,变成彩霞;每个山口都有道路,每条道路都有出山入山的游人,出山的夸着山里的景色,入山的把山歌唱得山响。

  看河,大河,大禹时期的河,流淌着改革开放的万斛泉源。春天来临,河冰刚开,水是春水,波是春波,漂着桃花,映着柳色,缓缓流淌,流向远方;古渡无人,小舟自横;大片大片的油菜,把水映成黄色,把天也映成黄色;隔不远就有一个河湾,每道河湾都有鹅鸭,鹅鸭欢快戏水,唱着黄河水暖我先知的歌谣;河岸人家总是相对出现,这边有李村,对岸必定是张庄,人们隔河闲话,话语离不开乡情与亲情。

  看土地,是热土,是希望的田野。在山之南,是山阳,是盆地;在水之北,是河阳,是湿地。向阳花木逢春早,这里的雪先化,草先青,柳先绿,花先开;有太行山雪水贴心的滋润,有黄河水及时地灌溉,这里的花开得艳丽,麦长得茁壮,柳绿的精神。小伙子在山坡上吹着嘹亮的短笛,大姑娘在河边唱着婉转的情歌;喜鹊从山上衔来干柴编织巢穴,紫燕从河边衔来春泥在屋檐下垒窝;鹊在树上,人在田间,蝶在花里;树上的鸟看着田间的人,田间的人看着坡上的牛羊,坡上的牛羊看着身边的青草;蝴蝶睡在花朵里,花朵睡在大地上,大地睡在太行山的怀抱里,黄河的襁褓中。

  看家园,桃源人家。烟村三千座,居民十万户;人在小院里,小院在村里,村子在树林里;桃花围绕着村庄,绿树掩映着院落;窗户上贴着窗花,门楣上贴着春联,屋梁上住着燕子;牛棚变成了农机库,晾衣绳换成了数据线;墙上成串的辣椒是开不败的红花,院中成堆的玉米是用不完的金山;虽然九尽春回,春节的气息依然浓烈,门上的春联别样鲜红,窗棂的窗花格外耀眼;趁着春光,每一个村子都有迎亲的队伍,每一个迎亲的队伍,喇叭吹奏的都是“翻过了一架山,走过一道洼,洼洼地里头好庄稼”。

  看雨,喜雨,细雨。春雨多下在夜里,润物无声,等天亮了,雨也停了,人们只能看地上的落花;偶有下在白天的雨,也下得很静,没有任何声响;下得很细,如线,如纱,如丝;下得很密,远山近水,红花绿树,都被罩上一层薄纱,看不分明;要看清春雨的庐山真面,得找对地方,到杏树下,柳林里,麦田中,那里有沾衣不湿杏花雨,活泼跳荡柳梢雨,晶莹闪亮麦苗雨;滴在脸上,凉凉的;滴在舌尖,甜甜的;老农照样驱牛下田,只有新婚燕尔青年男女在家里絮絮情话;黄莺照样在杨柳间穿梭,只有爱在阳光下风光的蜂蝶在巢里望眼欲穿;每一个飘雨的屋檐下都有爽朗的笑声,每一个空濛的山梁都有燕子的身影飞过。

  看落日,既有白日依山尽的静谧,又有长河落日圆的壮阔,归耕的人们哼起了自编的小调。

  看朝霞,既有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瑰丽,也有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璀璨,下田的人们敞开了宽阔的胸襟。

  然而,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也曾灾难深重。

  火烧过,水淹过,蝗虫噬咬过。

  光绪年间,这里经年无雨,禾苗枯死,阳春三月,青黄不接,野无青草而室如悬磬,百姓或揭榆皮以充饥,或剜草根以糊口,朝见而暮死,暮见而夕亡,400多户的五里源西板桥村,一年下来,不满百口。

  民国31年,飞蝗从南来,遮天蔽日,所到之处,庄稼植物瞬间被吃光,百姓无食,大小树皮被剥净,棉籽饼,豆荚皮也用来充饥,皮井绳成了可食之物,装枕头的秕谷大糠竟是难得的美餐。一个孟县,饿死3万多口。

  刀砍过,雷劈过,铁蹄践踏过。

  1938年春天,日寇沿道清线西犯,焦作地区沦陷。 8年时间, 16.2万焦作地区无辜群众惨遭杀戮, 28.5万间房屋被无情烧毁,毁灭村庄杀绝人家无计其数。他们把机枪对准青年,把刺刀捅向孕妇,把老人推向深井,把儿童扔下山涧,制造了一系列惨绝人寰的惨案。

  1938年农历七月廿三,两股日军从东西两头进入坐落在太行山南麓的秦庄,全村有88人被杀,尸横山野,血染山坡。

  1942年4月22日,日军把手无寸铁的四乡村民赶到温县黄河滩,远的进行枪击,近的用刺刀捅刺,同时又纵火烧村,千余村民惨遭日军杀戮,百姓的尸体把黄河滩摆满,村民的鲜血把黄河水染红。

  1939年12月14日夜, 300余名日军将武陟县阳城乡傅村包围,见人就杀,遇房就烧,997口人,在两个小时之内命赴黄泉。日军走后,傅村村里村外尸骨累累,血流成河,烟火弥漫,部分幸存者一连5天也没有把死人埋完,一个好端端的村庄转眼之间变成了一片废墟。

  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从未屈服过,他们不屈不挠,奋起抗争,以宋学义为代表的怀川人转战在晋察冀抗日边区,在家的英雄儿女以太行山为抗日根据地,高唱着“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雄壮旋律,与敌人展开游击战,拉锯战,让日寇在这里留下5800余具尸首。

  勤劳勇敢是焦作人不变的本色,美好生活是焦作人永恒的追求。他们开发太行,治理黄河,耕耘怀川大地,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年之计在于春。每年开春,他们都要走出家门,到田间,到高处,对自己再熟悉不过的怀川大地,深情无限地望上一望。

  他们望太行山,那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山,是他们的靠山;他们望黄河,那里流淌的不是水,是他们流不尽的家乡情感;他们望怀川,这里不仅仅是肥沃的土地,更是他们生生不息的家园。

  南水北调,南北穿越,他们望出了豪气;城际铁路,东西横跨,他们望出了底气;黄河大桥,长虹卧波,他们望出了志气。

  他们望苗情,望墒情,望一年的收成。

  这一望,他们心花怒放,热血奔涌。

  如今,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又激起了他们新的憧憬。他们要在太行山下黄河之滨大笔书写中国梦的焦作篇章,要在百里怀川描绘中原崛起焦作转型的壮美画卷!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