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阎河
日前,记者与一位朋友吃饭时,对方十分推崇喝粥养生。为此,记者昨日专门来到市中医院消化科,找到科主任陈百顺了解喝粥的益处。
说到喝粥,陈百顺侃侃而谈。他说:“喝粥是我国传统的养生方法之一。关于粥的文字,最早见于《周书》‘黄帝始烹谷为粥’。据史料记载,粥在4000年前主要为食用,2500年前始作药用。《 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中有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用‘火齐粥’给齐王治病的记载。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也极力推荐食粥养生法,认为能延年益寿。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中提到粥,称其‘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
那么,喝粥能起到哪些保健作用呢?陈百顺进一步介绍,在现代,经过科学验证,喝粥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健康饮食方法。其主要有以下几种益处:一、容易消化。熬煮软熟的粥入口即化,非常容易消化,适合肠胃不适的人食用。二、增强食欲,补充体力。人在生病时食欲不振,清粥搭配一些色泽鲜艳又开胃的食物,既能促进食欲,又能补充体力。三、防止便秘。现代人饮食精致又缺乏运动,多有便秘症状。粥里含有大量的水分,平日多食用,除能果腹止饥之外,还能为身体补充水分,有效防止便秘。四、预防感冒。天冷时,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热粥,可以帮助保暖、增加身体御寒能力,能预防感冒。五、防止喉咙干涩。对于喉咙不适、发炎疼痛的人来说,温热的粥汁能滋润喉咙,有效缓解不适感。六、调养肠胃。肠胃功能较弱或溃疡患者,平日应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很适合喝粥调养肠胃。七、延年益寿。五谷杂粮熬煮成粥,含有丰富的营养素与膳食纤维,对于年长、牙齿松动的人来说,多喝粥可防小病,更是保健养生的最佳良方。
针对春季北方天气干燥的状况,陈百顺特意向大家推荐了几种养生粥:枸杞胡萝卜红枣粥,适合体质较差、易感冒的人群,糖尿病患者在饮用时不要放糖;山药糯米粥,适用出现春燥症状的人群;百合芦笋粥,适用因春燥而流鼻血、口干舌燥的人群;玉米山芋粥,适用因春燥出现便秘的人食用。
最后,陈百顺还特别指出,粥作为一种传统食物,稠黏绵密、相濡以沫,不仅具有养生功效,还与国人的文化传统息息相关,希望大家能在喝粥中滋养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