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的干燥全草,性寒,味苦、甘,入肝、胃经,在中草药里属清热解毒类药物。
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等作用。具体功效为:一、痈肿疔毒,乳痈内痈。蒲公英既能清解火热毒邪,又能泄降滞气,故为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佳品,主治内外热毒疮痈等病症,兼能疏郁通乳,故为治疗乳痈之要药,可单用本品浓煎内服,治疗乳痈肿痛;或以鲜品捣汁内服,渣敷患处;也可与全瓜蒌、金银花、牛蒡子等中药同用。常与野菊花、紫花地丁、金银花等中药同用,如五味消毒饮,治疔毒肿痛。与大黄、牡丹皮、桃仁等同用,用于治疗肠痈腹痛。与鱼腥草、冬瓜仁、芦根等同用,治疗肺痈吐脓。本品与板蓝根、玄参等配伍,还可治疗咽喉肿痛,鲜品外敷还可治疗毒蛇咬伤。二、热淋涩痛,湿热黄疸。蒲公英能清利湿热、利尿通淋,对湿热引起的黄疸等有较好的疗效。常与白茅根、金钱草、车前子等同用,增加利尿通淋的效果,用于治疗热淋涩痛;与茵陈、栀子、大黄等同用,治疗湿热黄疸。
此外,本品还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以治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可单用取汁点眼,或浓煎内服;或与菊花、夏枯草、黄芩等配伍使用。
本报记者 梁智玲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