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趁意
他是一个玉雕匠人,常常待在自己的小屋里,忙忙碌碌。
灯下,他再次拿过那块“废料”,仔细打量。唉!棉点密密麻麻,遍布翡翠料石的里里外外。夜色浓郁,窗外传来同行们的嘲笑声:“就是一块废料嘛,扔了吧!”。
“废料”,“废料”,……这个词汇炸雷一样在他耳畔轰响,他的心突然如针扎一样痛,小学班主任猪肝一样扭曲着的脸上,肿胀的眼睛斜睨着他,胖胖的手指枪一样点着他的头:“你小子,狗屁不通,就是块废料啊,废料!赶紧回家喂猪挑大粪去吧!”他浑身抖动起来,一股怒气直冲发梢。
“娃啊!你要信爹的话,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废料!大粪臭烘烘熏人,种庄稼全靠它哩;枯枝烂叶木匠是不要的,可也能烧火做饭哩。凡事都有好的一面,就看你咋用了。娃呀,你心思细,心眼好,一定是块好料哩!”爹满含希望的脸及时出现在面前,“这是本《史记》,听说大人物们都读这本书哩。咱不求当啥大人物,咱就求个心里透亮!”
“是的!我不是废料,天下就没有废料!‘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紧握的拳头舒展开来,伸手拿过《史记》,一字一句地读出声来。
夜深了,披衣下床,他再次端详这块“废料”,师傅的话一遍遍敲击心头——“玉不琢,不成器!玉石的生命是人赋予的。”是的,他亲眼看见师傅采用镂空的技法,硬是去掉了料石里诸多棉点,把一块所谓的“废料”雕刻成一件人见人爱的玲珑宝塔,身价翻了百倍。
“我要用心,用心把它琢磨成为一件上好的作品,我要让大家知道,它不是废料,我也不是废料!”他怒吼着,心头憋涨着一股气。可是,怎么用心呢?这块翡翠料石里藏有太多太多的棉点,采用镂空的技法去掉棉点根本行不通!
天下没有废料,这些棉点既然去不掉,那就留下吧,可是,我该如何点石成金呢?他遍访玉雕名师,虔诚学习。一位大师临别送他一语——琢玉,就是琢心!
寒冷的冬夜,他静心细读《史记》,朦胧间自己置身一片茫茫雪野。
好大的雪啊!漫天细密的飞雪将空旷无人的千里北海浓缩为一个小小的世界,相互偎依的几只瘦羊旁边,须发皆白的苏武手持旌节,直面凛冽的寒风,望着中原大地,目光如炬……
“苏武牧羊?好一个‘苏武牧羊’!太妙啦!”惊觉而起的他,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披衣坐起,拿出纸笔,勾画起来。整整一个星期,他都待在自己的工作室里,仔细而小心地雕琢着——无尽的棉点成就漫天的雪花,流畅的曲线演绎苏武傲然的神情。
一年后,一件精致完美的“苏武牧羊”玉雕价格攀升,直指180万元,他喜极而泣。
他成为一位玉雕大师,有了自己专门的玉雕工作室。慕名前来拜师的人络绎不绝。面对虔诚的求教者,他总会微笑着说:“琢玉,就是琢心!心中无废料,手中有奇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