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伟涛
日前,一个就读于广州某名校的孩子很郁闷。因为老师说,由于过几天教育部可能会到学校来检查,期间可能会问大家一些问题,并花一节课时间教他们如何说谎:作业一点都不多,45分钟就能完成;很喜欢科学实验;体育课和音乐课没有被占用;即使是择校生,也必须回答“走几步路就可以到学校了”……
看到这条新闻时,相信很多人都如笔者一样,瞬间有种惊呆了的感觉。然而,网络搜索之后的结果却更让笔者惊呆,“老师教学生撒谎”事件竟然并非个案,且已成遍地开花之势。由此,笔者以为,针对这一非正常的典型事件,还真不能一惊了之,一呆而过,而应该好好思索一番,最应该惊呆了的究竟是谁?
真的难以相信这样一个场景:老师在课堂上循循善诱,告诉孩子这样一个接一个的荒唐问答——“作业多不多?科学实验课有没有安排啊?平时课程会不会占用体育和音乐课的时间呢?”而问题的答案,竟然是统一的:作业一点都不多,45分钟就能完成;我们平时经常使用实验器材,很喜欢科学实验;体育课和音乐课也是我们喜欢的课程,没有被占用。
此情此景,相信课堂里的孩子一定听得瞠目结舌,先被惊呆了。新闻报道中,一位学生如此描述了当时的情景:“我们的同学都不想听下去,可老师硬是将问题和答案重复数次,直到确认我们都会按照标准答案回答为止。”因为坐在课堂上的孩子,平时面对的却是另一番情况:家庭作业一个半小时都做不完;实验室只有无线电兴趣班的学生才能使用;最喜欢的体育课和音乐课隔三差五被讨厌的数学课占用……
曾几何时,教师给人的形象是多么高大与伟岸,这份职业也被称之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在广州乃至全国多地出现的“老师教学生撒谎”这件事儿,绝不能简单归错于老师,而应该引起全社会的思考。
虽然报道中提到,所谓的教育部检查组并没有来,自然这些被学校当作未雨绸缪的“表演”也没有派上用场。但我们也可以很自然地想到,学校、教师如此应对教育部的检查组绝非是第一次。当然,其中得以蒙混过关的也绝非这一家。所以,教育监管部门应该首先被此惊呆一下,如此现象究竟是偶尔不察,还是惯性使然的心照不宣。
毕竟,个别教师、学校如此弄虚作假,应对检查,教育监管部门工作不务实被打脸是小事,更关键的是,如此事件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旦形成,恐怕无论补上多少诚信教育课都是难以抵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