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岳 静
毕业于成都体院运动训练专业的孙青,2003年来到市体校,担任刚刚成立的网球队教练员,这一干就是10多个年头。
这期间,因为队伍休整和人才培养,直到2010年,市体校网球队才第一次参加了省运会。在省十一运会上,市体校网球队一鸣惊人,一举获得3枚金牌和3枚银牌。在2013年省青少年网球锦标赛暨省十二运会资格赛上,市网球队又获得4枚金牌、1枚银牌的优异成绩。近年来,市体校网球队又先后向省网球队输送了马腾、古今、张熙龙、辛圆、张莎莎等多名优秀运动员。其中,马腾曾在“耐克杯”全国青少年网球比赛中,多次获得单打、双打冠军。2012年,马腾选入国家少年队训练,并在巴哈马举行的“耐克杯”国际网球青少年总决赛上,打进八强。
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在球队默默耕耘的她——网球队教练员孙青。
谈起球队刚刚成立时的艰辛,孙青告诉记者,以前我市网球队是没有专门训练场地的,游泳队废弃的室外游泳池、篮球队暂时不用的篮球场都曾经当过他们的训练场,就连现在使用的室内训练场,也是去年10月份才投入使用的。没有专门训练场地的尴尬,让他们度过了一个个艰难的训练日。
孙青是一个务实不爱抱怨的人,她没有太多夸夸其谈,说的最多的就是:“有困难,自己要克服解决;没有好办法,就用自己的‘笨’办法。”
没有训练场,她用“笨”办法,用上别人废弃的场地。没办法保证队员训练时间,她就一个个去游说家长。
网球队的小队员们,很多都是在市区小学上学,网球训练只能在队员们放学后进行,这对于日常的常规训练还可以勉强维持,但是现在大赛即将到来,面对巨大夺金压力,孙青知道,不做通家长的工作,是没办法获得支持的。于是,孙青挨个儿找到学生家长,告诉他们这次省运会在家门口举行,对于每个运动员都是难得的机会,为了保证训练效果,一定要适当增加一点儿训练时间。
孙青苦口婆心的劝说,赢得了一些家长的支持,他们配合着孙青提前把孩子送到了训练场。但是,仍然有家长实在是工作忙,没有时间接送孩子,孙青就亲自接、亲自送。这样的举动,感动了不少家长,队员们的训练时间,也终于得到了保障。
时间就是一切。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孙青一边给队员们作多球练习,一边在队员们整理网球的间隙接受采访。满头大汗的她告诉记者:“我没有太多特别的训练方法,就是在有限的训练时间把握好每个队员的表现,一点点进步,就可以积少成多,每个队员都可以成长为冠军选手。”
市体校网球教练孙青正在指导小队员训练。
本报记者 王正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