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棉、麻、毛、绒、茧丝、化纤等纺织纤维、各种服装成品以及纤维制品生产的各个环节,我们都会严格把关,维护群众的利益,让群众穿得安心,睡得放心。”4月15日,市质监局纤维检验所所长刘建朝向记者介绍。
走进该所实验室,琳琅满目的精密仪器映入记者眼帘。“安全性测试是纤维制品检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高科技设备的投入力度和检验人员的培训力度,切实提升纤维检验水平。”刘建朝说,服装中的甲醛含量、PH值有没有超标都可通过一系列的化学试验、科学测试进行判定。
据介绍,该所现有仪器设备71台(套),具有对32类产品12个参数的检测能力。在HVI实验室里,最贵的设备是1台价值143万元的棉花大容量综合检验仪,主要对棉花的颜色级、长度、强度、马克隆、整齐度、含杂率、回潮率等指标进行检测。
在该所纺织品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工作。“纺织品实验室主要对床上用品、服装等纺织类产品的纤维定性、定量分析、断裂强力及伸长率、色牢度、甲醛、PH值等物理和化学指标进行检测。”刘建朝介绍。
在加强科技兴所的同时,该所内抓管理、外树形象,组织开展再教育培训活动,加强职工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的学习,提高业务知识水平,提升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该所的15名工作人员中,有12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还有4人获得国家注册棉花检验师资格。据了解,该所承担着国家、省纤维检验局下达的棉花质量公证检验和监督检验工作。仅去年一年,该所工作人员就到新疆巴楚,湖北汉川、潜江等地检验企业29家,完成国储棉入库检验3.2万多吨,国储棉出库检验3.05万吨。“外出检验时,我们始终高标准要求自己,秉持公正公平之心,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规范检验,对外树立焦作纤维检验的品牌形象。”刘建朝说。
在服务民生方面,该所经常组织工作人员对医院、宾馆的床上用品质量开展监督检查;对大中专院校新生入校时的床上用品开展监督检查;对中小学学生校服开展监督检查……“关注民生、服务群众,就是要时刻站在群众的角度,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刘建朝说,“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就是切实履行职能,公平、公正、准确地开展检验工作,保障我市在用纤维制品的质量安全,维护群众身心健康。”
据介绍,2013年9月,我市各大院校新生入校时,该所组织工作人员对高校周边商贩销售的床上用品进行检查,共收缴清理“黑心棉”制品100余条。为提高学生对絮用纤维制品的认识,该所在校园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絮用纤维制品质量消费警示宣传活动,结合实际给广大学生讲解劣质絮用纤维制品的危害和鉴别常识,维护学生的身体健康。“近期,我们将组织工作人员对我市中小学学生校服开展监督检查,清理不合格校服,确保学生服装安全。”刘建朝说,校服是与学生身体直接接触的产品,国家强制标准对PH值、耐干摩擦色牢度都有严格规定,如果校服的各项指标不合规定,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构成直接危害。他举例说,例如染色牢度如果不合格,纺织品染料就会随着汗液,在与学生皮肤摩擦过程中进入体内,对身体产生潜在的危害。
该所开展的优质服务活动受到了上级部门及群众的好评,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文明服务示范窗口百家单位之一”“全市创建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先进单位”。
人物档案:
刘建朝,男,汉族,1962年11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市质监局纤维检验所党支部书记,所长。
关注民生,服务群众,就是深入实践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我们将进一步转作风、严纪律、提效能、强素质,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刘建朝
刘建朝(右)在纤维检验室查看棉花的检验情况。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