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春天,马村区待王街道小庄村的村民很忙,忙着平整土地、搭建蔬菜大棚、种植蔬菜。
目前,在这个村子300亩的蔬菜基地上,8座大棚已经投入使用、8座大棚正在紧张施工,另外14座大棚正在抓紧筹建。这仅仅是该区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
何为都市型现代农业?都市型现代农业是指不仅为市场提供名、特、优、新农副产品,更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具有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教育和创新功能的现代农业。
该区是一个集农区、矿区、郊区“三区合一”的城区,耕地面积有限,怎样才能实现有限耕地的最大收益?该区一直进行着积极的探索。
2011年,该区专门组建了农业发展专题调研组,几年来,调研组多次率领区农业部门、涉农街道、种养大户、合作社负责人,这其中就包括小庄村所在的待王街道负责人,外出考察学习,先后到河北临城、山东寿光、北京顺义以及周边沁阳、修武等地,亲身感受当地现代农业发展给农户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认真学习这些县市在发展都市型农业、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在外出考察的基础上,该区多次深入全区蔬菜林果种植基地、农业观光休闲园区、规模饲养场、部分贫困村,通过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摸清群众的生活现状和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准确掌握全区的气候、土地、水、动植物、旅游等自然资源状况,对全区粮食生产、农业结构调整、农田基础设施、合作社发展、科技成果推广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做到了心中有数。通过深入一线的扎实调研,该区对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坚定了信心。
要想科学发展,规划必须先行。
从2012年起,该区开始编制《马村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在此过程中,反复征求省、市农业专家意见,几易其稿,最终于2013年8月通过了省、市农业专家论证,提出了“三带、四区、六园”的产业布局,即南水北调两侧环保林带、山门河两岸观光林带、北部山区生态林带和北部干杂果;小杂粮种植区、蔬菜种植区、水果种植区、生态畜牧饲养区;蔬菜认领园、都市农业综合园、百果采摘园、生态休闲园、精品核桃园、花卉苗木园。
在该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全面科学指导下,目前,该区的薄皮核桃、晚秋黄梨、皇家秋天葡萄、蔬菜、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25%以上,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共建设14个,主导产业为核桃、花卉苗木、水果和蔬菜,其中蔬菜园区4个、核桃种植基地5个、花卉苗木园区3个、水果园区2个。
(王琼 刘东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