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走出机关听民声,走近群众访民情,群众路线学习好更要实践好……近期以来,马村区党员干部深入群众,了解百姓所需、落实群众关切,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待王街道:张帅是该街道的一名工作人员,4月20日是星期天,可一大早他就来到单位,开始不停地打电话,协调联系今天的走访家庭事宜。
“只要你真诚相待,群众就会把你当亲人。党员干部就应该多为群众办实事。”张帅边说着边拿着入户名单下村去了。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街道以“抓作风、促转型、谋发展”为准则,以领导班子带头学、全体干部集中学、补齐短板个人学、深入群众实践学的“四学模式”,增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潜移默化中,整个街道为民服务意识日趋浓厚。
如今,该街道已开展集体座谈和讨论交流18场次,走访群众200余户,收集意见和建议21条,了解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30余件,使群众真正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好处。
(崔晶 王思翔)
演马街道:小日记,大民生。最近,在该街道,盛行着一种新的工作爱好,党员干部一人揣着一个小本子,走到哪儿记到哪儿。笔者随意翻看了一名党员的日记,上面记载的村情民意已达68页。这一个个被称为“民情日记”的本子,成为该街道践行群众路线过程中踏实有力的脚印。
笔者留心发现,每篇日记的右下角都标有“√”或“×”,该街道工作人员康利说:“记载村情民意,只是为了反映群众困难和意见,我们的重点是要解决问题,几号收集记录的、几号解决的,都要标注清楚。”
据了解,自3月以来,该街道的“民情日记”上显示:累计走访群众60多人,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22条,化解基层矛盾5起,使党员干部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崔晶 李孟柯)
区民政局:春光无限好,正是赏花时。近日,该局组织党员志愿者陪护中心敬老院的20余名老人,前往洛阳神州牡丹园春游赏花。清新的空气、娇艳的花朵、鲜嫩的绿叶,让老人们兴奋不已。
85岁的宋大爷看着沿途景色高兴地说:“我们平时都在院里活动,早就想出门看看了。能看到这么好的景致,能过上今天这么好的日子,全托了党和政府的福!”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局本着“服务基层,满意群众”的原则,创新形式,为民造福解忧,受到了群众大力称赞。
“走到群众身边去,用群众易于接受的形式来感受教育实践活动的好处,活动的本身就在于接地气。”该局局长张海英娓娓道出心声。 (卢玲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