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省运会:全民健身的盛会
掷铁饼者
精气神
我市深入开展太极拳“六进”活动
焦作健儿备战省十二运系列报道 七
乒乓球:苦练夺金真功夫
省运会知识问答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两手都要硬”
河南省第六届运动会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4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省运会:全民健身的盛会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孙 军

  过去,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联系并不紧密,竞技体育属于竞技比赛,由专业的运动员竞争奖牌,至于全民健身,范畴要大得多,早上起床跑跑步,茶余饭后打打球,都应该算在里头。

  然而,在今年9月份举办的河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暨首届全民健身大会上,我市将创新方法,把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结合起来,首次把登山、健步走、健身秧歌等群众日常喜爱的健身项目纳入正式比赛项目;首次设置中学生组;10个省直管县(市)将首次组团参赛;在部分项目中首次设置老年组,使参赛运动员年龄跨度达到60岁。

  “我们以‘全民健身、省运惠民’的主题,打破综合性运动会传统的模式,充分体现参赛、办赛的社会化,搭建形式多样的健身活动普及平台,为我省竞技体育培养和选拔优秀后备人才,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有机统一,使省运会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展示体育技能和精神风貌的舞台。”市体育局局长郭颂福诠释了举办本届省运会的宗旨。

  近年来,社会上对大型体育运动会有一些非议,认为大型体育运动会是少数人的运动会,脱离百姓生活,劳民伤财,是花架子工程、面子工程。对此,郭颂福说:“我们按照省体育局要求,在制订筹备工作方案之初就确定了本届省运会‘全民健身、省运惠民’的基调,坚持把省运会筹备工作和全民健身示范市创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一同安排,一同实施,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省运会带来的实惠,从而理解、支持省运会。”

  “一个是专业水准的竞技比赛,一个是业余闲暇时的健身娱乐,看似不搭界,其实两者联系相当密切。在物质层面,为省运会建设的场馆及其配套设施,今后可以较好地满足市民健身娱乐的需求;在精神层面,省运会赛场上精彩的竞技表演,可以激发人们参与体育健身的兴趣,增强市民的体育意识、健身意识,改变市民的生活方式。”郭颂福说,我市把河南省全民健身示范市创建工程作为省运惠民工程来实施,按照“10分钟体育健身圈”的要求,依托“县、乡、村”健身工程,建设了许多“亲民、便民、利民”的体育场地和设施。另外,我市还下大力气打造省运惠民“示范工程”,在省运会场馆周边、城乡公园、广场绿地、新型农村社区、产业集聚区和旅游景区建设了100个全民健身示范工程。这些健身工程有些已经建成,有些正在抓紧实施,省运会开幕之前将全部建成投用,为我市广大市民献上一份厚礼。

  为举办本届省运会,市体育部门可谓煞费苦心,不但在全民健身工程建设上投入巨资,而且不遗余力地倡导“健身理念”。对于这一点,很多市民都深有体会,他们表示,如今的省运会不再仅仅是竞技体育的舞台,而更多地体现为老百姓健身的助推器。一个最显著的标志是,本届省运会的所有比赛都将免费向市民开放——观众可以自由出入各个比赛场馆。这一举措无疑让市民大喜过望,他们说,这才是一届“以全民健身为本”的大型运动会。

  “请人吃饭不如请人出汗”。就像一个城市的文化和生态建设一样,全民健身的水平和质量也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一场运动会将会提升全民健身的水平,这就是省运会给予焦作最大的馈赠。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