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文静
“丁零零,丁零零……”时间已经是4月16日24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在山阳区城管局数字监控中心打破深夜的寂静,正在值班的杜友敏迅速接通电话:“喂,您好,这里是山阳区城管局,可以为您提供帮助吗?”
原来,一位市民在回家的路上发现塔南路上有一非法广告,就拨打了市12345求助电话,这个信息很快反馈到山阳区城管局数字监控中心。作为连接市12345为民服务中心和市民之间的纽带,山阳区城管局数字监控中心同时承担着山阳区12345为民服务工作,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
群众的投诉就是命令。杜友敏很快联系相关业务科室,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对非法广告进行清理,随后将处理情况对投诉市民和市12345为民服务中心进行回复。从接收案件到派发给相关部门、再到案件处理进行回复,接近凌晨2时,整个案件才算全部办完,杜友敏一颗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
“如果市民反映的问题,属于城管工作的管辖范围还好,如果是其他部门交叉管理范围内的,经常一连打几个电话还是找不到牵头部门。等找到了主要负责人了,因为是深夜,要一边继续协调对方立即到现场处理,同时还要给投诉市民解释清楚,等到问题处理完,要立即回复。”杜友敏说。
与此同时,负责登记派发山阳城管数字监控平台中发现的案子也是杜友梅工作的一部分。通过监控平台,发现占道经营、门头招牌不合规定、设施被损坏等情况,要首先进行登记、然后再派发给相关负责部门、处理后到现场进行核查,然后再结案。
“监控中心工作烦琐,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如果稍有疏忽,没有把问题及时处理,都有可能造成更大的隐患。”杜友敏说,“只有细心和耐心,真正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做好上传下达工作,才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