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事业单位将全面推行岗位管理制度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路子对了头 一步一层楼
近郊城镇化的“白庄特色”
市政协召开十三届一次
常委会议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加快推进转型升级
春季养生常梳头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4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河村:
路子对了头 一步一层楼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孟州槐树乡上河村农家小院一角。            本报记者 王正义 摄
  扫扫二维码
  看看上河村
 
   

  本报记者 孙 军

  有谁能够想到,一个岭区的省定贫困村,全村126户拥有39辆轿车,20余辆农用卡车,家家户户盖起了2层、3层的小楼房……“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吃的、用的、住的不比城里人差!”看着村里一天天的变化,70岁的孟州市槐树乡上河村村民史碧涛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上河村位于孟州市西部岭区的最南端,是革命老区。村庄曾一度脏乱差,房屋低矮破,道路泞而窄,一直依靠革命老区这张名片过着“等、靠、要”的日子。

  4月10日,当记者来到上河村时,展现在眼前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绿树葱葱挺拔摇曳,水泥路纵横交错,人来车往;崭新的房屋错落有致,尤其是一排排别墅让人眼睛一亮。

  “在上河,除了岭区的路有些高低起伏,已经很难看到老区、贫困村的影子了。”该村党支部书记张智民自豪地告诉记者。

  上河村耕地不到700亩,由于在岭区,过去村民吃水、行路、浇地都非常困难。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扶贫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上河村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多方争取资金200余万元,打了3眼配套的深水井,敷设管道2000米,解决了全村人畜饮水难题;硬化了2.3公里的道路,栽植了1200多棵绿化树木,安装了路灯,不仅解决了群众行路难题,而且改善了村容村貌;修建了5000米排水渠道,新建提灌站1处,基本解决了旱地灌溉问题。

  “我们又新建了250平方米的文化大院一座,配齐了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图书阅览室、远程教育室等,解决了农村文化娱乐难题,还建立了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实现村内垃圾集中收集、集中处理,彻底根治环境卫生脏乱差局面,使村庄面貌有一个很大的改观。”张智民告诉记者。

  近几年来,上河村通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实行土地流转,使村民们走上了致富路。该村丰富的绿色天然林果资源,引来了孟州市淼雨果蔬业有限公司落户在该村。该公司总投资1.4亿元,年加工鲜果14万吨,生产浓缩果汁2万吨,年总产值达3亿元,年实现利税3000万元,年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

  上河村在全乡第一个实现了农村土地整村流转,发展成为苹果专业村,建设了孟州市苹果生产、加工基地。该村村民自主创业或外出招商,在村里建起了3个页岩砖厂。去年,有3个超亿元项目落户上河村;今年,该村又建成了孟州市众鑫食品厂,增加了30个就业岗位。去年,上河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

  路子对了头,一步一层楼。经过社会各界的扶持和当地干群的艰苦奋斗,上河村的群众告别了贫穷的过去,迎来了崭新的新生活。上河村的明天,值得期待!①3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