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事业单位将全面推行岗位管理制度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路子对了头 一步一层楼
近郊城镇化的“白庄特色”
市政协召开十三届一次
常委会议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加快推进转型升级
春季养生常梳头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4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郊城镇化的“白庄特色”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原文钊

  在马村区西南城郊接合部,有一座新崛起的都市村庄——待王街道白庄村,学校、敬老院、农贸市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日前,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卢国强对记者说:“这个都市村庄是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大潮中建设起来的,为城郊接合部农村如何推进城镇化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农民住得下、住得好

  白庄村有4500多人、500多亩耕地,过去村民们住的大都是自己盖的砖瓦房,村里道路崎岖不平,环境卫生脏乱差。马村区城市建设的快速扩张,为白庄村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会。该村两委会通过多次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作出了拆老村、建现代化都市社区的决策。

  新型社区建成啥样?白庄人说要“一代人建、三代人住”。该村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环境舒适的要求,聘请专家在解放路白庄段两侧高标准规划设计了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优美的新型社区。建社区钱从哪里来?该村的办法是:集体出一点,农民拿一点,政府帮一点,其他途径投一点,共筹集了7500万元的启动资金,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为了满足村民不同的住房需求,该村设计了150平方米、100平方米、75平方米等面积不同的户型,配套了水、电、天然气等生活设施。走进村民卢根喜家里,1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干净整洁。他告诉记者:“搬进新社区以后,居住环境美化了,还用上了天然气,家里比原来烧煤干净多了,住的比以前更舒服了,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为刮风下雨停水、停电犯愁了。”

  为了让村民居住得更舒服,白庄村出资50万元成立了物业管理公司,免费对社区公共设施和场所进行维修、养护和管理,对社区卫生保洁、安全护卫、车辆行驶及停泊进行管理服务,还投资3000万元建成了学校、敬老院、农贸市场、文体广场、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为村民生活提供了优质、便捷、全方位服务。

  农民能就业、有钱赚、快致富

  过去的白庄村人,世世代代都靠种地为生,建新社区后,失去土地的农民生计咋办?不解决这个问题,整村搬迁难。

  在解放路两侧建新社区,为大力发展商业服务业创造了条件。记者在白庄村看到,该村临街门面房比比皆是,个体超市、婚庆礼仪公司、电器维修等一应俱全,形成了一条特色商业街。该村集体还出资建成了一座能够容纳100多个摊位的大型农贸市场,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创业岗位。

  凭借优越的地理优势和特色商业街庞大的人流量,如今,这里已成了马村区新的商业区。该村一户个体超市老板说:“搬进新社区后,虽然没有了地种,但村里把建成的门面房低价租给村民经商。我开办的这个超市,一年收入一两万元。”

  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该村投资500余万元建立了商贸园区,先后组织村民1000多人到洛阳、商丘、濮阳等地培训学习,安置在长远机械、宇航重工等12家区属企业。该村还累计投资9000万元,建成了银峰铁路物流、银峰面业、银河药业等13个村集体企业,吸纳村民就业。

  农民权益有保障

  农民搬进社区后,权益咋保障?白庄村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层次村民的生计问题,实行了全村免费口粮供给制,集体向全村村民每人每月发放面粉15公斤和生活补助费30元。同时,对65周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发放敬老补贴30元,90周岁以上老年人过生日时再发放敬老金1000元;大学生助学金、村民年终福利、集体出资参合费、农民免费体检、村民副食品补贴、村民限量供水免费等一系列惠民优惠政策,让村民充分享受到了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实惠。

  “俺村在管理上非常民主,就拿分房来说,村里把房子成本价卖给村民,谁家能买几套,谁家买高的、谁家买低的,都由政策说了算,谁也别想搞特权。”该村村民王小三告诉记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