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配套了水、电、天然气等生活设施。走进村民卢根喜家里,1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干净整洁。他告诉记者:“搬进新社区以后,居住环境美化了,还用上了天然气,家里比原来烧煤干净多了,住的比以前更舒服了,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为刮风下雨停水、停电犯愁了。”
为了让村民居住得更舒服,白庄村出资50万元成立了物业管理公司,免费对社区公共设施和场所进行维修、养护和管理,对社区卫生保洁、安全护卫、车辆行驶及停泊进行管理服务,还投资3000万元建成了学校、敬老院、农贸市场、文体广场、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为村民生活提供了优质、便捷、全方位服务。
农民能就业、有钱赚、快致富
过去的白庄村人,世世代代都靠种地为生,建新社区后,失去土地的农民生计咋办?不解决这个问题,整村搬迁难。
在解放路两侧建新社区,为大力发展商业服务业创造了条件。记者在白庄村看到,该村临街门面房比比皆是,个体超市、婚庆礼仪公司、电器维修等一应俱全,形成了一条特色商业街。该村集体还出资建成了一座能够容纳100多个摊位的大型农贸市场,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创业岗位。
凭借优越的地理优势和特色商业街庞大的人流量,如今,这里已成了马村区新的商业区。该村一户个体超市老板说:“搬进新社区后,虽然没有了地种,但村里把建成的门面房低价租给村民经商。我开办的这个超市,一年收入一两万元。”
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该村投资500余万元建立了商贸园区,先后组织村民1000多人到洛阳、商丘、濮阳等地培训学习,安置在长远机械、宇航重工等12家区属企业。该村还累计投资9000万元,建成了银峰铁路物流、银峰面业、银河药业等13个村集体企业,吸纳村民就业。
农民权益有保障
农民搬进社区后,权益咋保障?白庄村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层次村民的生计问题,实行了全村免费口粮供给制,集体向全村村民每人每月发放面粉15公斤和生活补助费30元。同时,对65周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发放敬老补贴30元,90周岁以上老年人过生日时再发放敬老金1000元;大学生助学金、村民年终福利、集体出资参合费、农民免费体检、村民副食品补贴、村民限量供水免费等一系列惠民优惠政策,让村民充分享受到了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实惠。
“俺村在管理上非常民主,就拿分房来说,村里把房子成本价卖给村民,谁家能买几套,谁家买高的、谁家买低的,都由政策说了算,谁也别想搞特权。”该村村民王小三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