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逛菜市超市买肉的人们挺高兴。为啥?每500克只有十块八块价钱的猪肉,感觉比有些菜还便宜。冰火两重天。养猪的郁闷之极,猪养的越肥越大,赔得则越多越惨。
3月份,我市猪肉价格较2月份下降10.8%。以五花肉为例,从3月15日至4月15日,各大超市、集贸市场五花肉平均价格持续下跌,一个月内每公斤从20.72元降到18.5元,可以说是“跌跌不休”。权威人士说,目前,我市猪肉价格已降到近三年来的低点。那么,是什么把猪肉价格拉下来了?按照以往的猪周期理论,现在的肉价见底了吗?我市跌不停的猪肉价格,出路在哪?
何谓猪周期现象?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周而复始。业内人士把这种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称为“猪周期”现象。
理性分析猪周期理论,我们不难发现,近期的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实属阶段性相对过剩。这几年,生猪增长速度是降下来了,但出栏量平稳增加。直到今年年初,出栏量才略有减少。随着居民收入的持续提高,猪肉的消费曲线必将渐行渐高。另外,我市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猪肉人均消费量,差距明显。同时,城市里面低收入者跟高收入者的消费量,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此,我们不难发现,随着收入状况的改变,猪肉的总量还会继续增长,人均消费量也会持续增长。
当下,不争的事实却是,养殖户亏损得很厉害。有关专家将现象归结为沉默成本使然。从2007年开始,我市的猪肉价格开始大幅度上涨,短时间内就翻倍上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兴奋点就是利益兴奋点。据此,大量的工商资本进入养猪行业,一下子就形成目前的这种生产能力。2012年以来,我市猪肉价格持续低迷,养猪户全面性或说普遍性的亏损。
而今,饲料价格下降,对于养殖户来说,是利好消息,缓解了他们养猪价格下跌的压力。但短时间内,饲料价格下跌不是导致猪肉价格下跌的直接原因,或者决定性因素。因为短时间内,猪肉价格主要由市场的供需关系决定。那么供过于求,价格就下跌。当然从长时间来看,猪肉价格跟成本之间是高度相关的;但在短时间来说,它的相关性比较小。
对于猪肉的价格,有关专家认为,如果政府不进行调控,任凭市场的力量发挥作用的话,那么最后肯定会忽高忽低,暴涨暴跌,这是避免不了的。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确立稳定生猪生产的优惠政策,适当简化补贴和申请贷款的手续,降低贷款的门槛,提高贷款额度,扩大覆盖面,增强饲养户信心;要保障畜产品有效供应,防止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要加强信息引导有助于养殖户准确把握市场动态,稳定养殖信心;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积极推广节本增效饲养管理技术,最大限度降低养殖成本;要加强生猪市场的监管力度,强化生猪价格预警机制,避免生猪价格的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