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怀川风光好,转型攻坚步步高。今天的焦作,在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的宏伟目标引领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历史,会铭记我们已经做、正在做、将要做的一切。自从省政府批准我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胆创新,务实重干,高效运作,捷报频传。
一切还只是刚刚开始,精彩正在全方位展现。经济转型,对全国来说,别无选择,势在必然;就焦作而言,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因为,焦作是因煤而建的城市,焦作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焦作是重工业城市。
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重点在工业,难点也在工业。工业兴,则焦作兴;工业强,则焦作强。
焦作,不能不看重工业。工业是焦作的立市之基、强市之本,是焦作经济的主体。多年来,焦作经济总量由小到大,经济实力由弱到强,主要靠的是工业的发展和积累。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焦作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还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强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建成真正的工业强市,由此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新跨越。对焦作而言,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是城乡就业的主要渠道,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动力。
焦作,不能不看重工业转型。“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曾经的辉煌,不能成为今天停步不前的理由。今天的焦作工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增速依然缓慢,质量效益依然不高,抗风险能力依然较弱。去年,我市能源、原材料等传统资源型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2.8%,没有达到《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的意见》提出的28%的目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9%,也没有完成5.6%的目标。对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忧患,淡看成绩,深查问题,把工业转型当作大事来抓,当作急事去做;必须以工业转型的高标准要求,抓好工业经济运行,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把握行业发展状况,有效采取应对措施,努力做到稳中求快、快中求好、好中求强、强中求优。
只有工业转型成功,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才能成功。焦作的工业转型,要瞄准方向、聚焦聚力。产业要从低端向高端转,产品要从初粗产品向终端消费产品转,生产方式要从粗放、高耗能向绿色、低碳、循环转,品牌要从一般向名优转,质量效益要从低效向高效转。焦作的工业转型,要强化措施,拓宽渠道。要依靠改革开放转,依靠项目支撑转,依靠科技创新转,依靠产业集聚转,依靠创优环境转。焦作的工业转型,要抓好统筹,均衡发展。要统筹作好工业转型与现代服务业的相互协调发展、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发展。
加快工业转型,需要互促共赢。各级、各部门、各企业要抓好重点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发挥科技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用科技的力量助推工业转型升级,打造焦作经济升级版。各职能部门要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入手,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减少涉企审批事项,缩短审批时限,为全面加快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提供有力保障。①2
开栏的话 4月28日召开的全市工业大会,站在新的高度,把握新的定位,对全市工业转型作出了新的部署,对于全面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推进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今日起,本报连续在一版推出《抓好工业转型系列评论》栏目,从工业为什么要转型、向哪里转型、怎样转型、应该处理好哪些关系等方面进行系列论述,敬请关注。
核心观点 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重点在工业,难点也在工业。工业兴,则焦作兴;工业强,则焦作强。焦作,不能不看重工业;焦作,不能不看重工业转型。只有工业转型成功,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才能成功。加快工业转型,需要互促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