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科院院士李小文举办讲座时被拍的一张照片走红网络。照片里,他黑衣蓄胡、光脚穿布鞋,被网友称为“仙风道骨”。山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的强烈反差,让网友惊叹:“完全就是古龙笔下的侠士。”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快乐湖边:竹杖芒鞋和西装革履并无高下之分,都是外在的东西,内心的丰盈与充实才是真的强大。李院士走红网络,是网友对他的学识与真性情的认可,也是对某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为利益所驱动的“专家学者”的厌恶。顺从内心,做真实的自己就好。
@提督大人:是真名士自风流。当今社会,也许只有做学问的人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扑在事业上,什么时尚,什么流行,都可以不闻不问,甚至金钱碰都不碰,只要温饱就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大约都是所钻研领域的泰斗级人物,即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
@菏泽新志:学问无需掩饰,那种衣冠楚楚的所谓学者,其实正是为了包装自己,让人不至于一眼看穿。只有心地坦荡、无私奉献的人才会忽视穿着打扮。
@爱苇之人:韩愈的《师说》云:“古人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我们不能以外貌和衣着打扮来判定老师的学问。林语堂先生喜欢穿中式长袍马褂和布鞋,他说中式服装穿着最舒服。李老师可能也有这样的感受,而且他做好自己为师分内的事即可,与衣着无关。
@艾路邦:不能说李院士没有钱,因为学术要钻研,吃穿全都很随便,这在小说里面绝对是大侠的风范,是靠专业取胜,而不是靠华丽的衣着吸引眼球。
【下期话题】
在深圳4万多名公务员中,聘任制公务员占比近10%。然而在首聘3年期满后,竟无一人解聘。针对“只进不出”的怪相,一些人担心,以健全公务员退出机制为初衷的聘任制改革,却将“瓷饭碗”变成了“铁饭碗”。对此,你持何观点?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登录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郭 剑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