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体味马街书会
昆曲历史与现实命运的文学复活
金晨恋歌
城中村
调 动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5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体味马街书会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基 民

  马街,这个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小村,起初诞生时,想必和其他村庄一样——普通平常,默默无闻,像沙粒跟沙粒混在一起,没啥区分。然而,自打元代延佑年间那个农历正月十三,因多达数种、及至今天仍无法确认到底是哪种传说缘起的书会,突令其日渐光鲜,声名鹊起,以至“村因会名,会以村兴”,绵延700余年,长盛不衰。马街,1996年跻身中国十大民俗,2006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报纸有名、广播有声、影视有像”的重大节会。

  马街书会作为民间曲艺盛会,其声势、规模和影响虽早有风闻,却没很在意,总觉听着邪乎的,看了往往稀松。及至壬辰年农历正月十三,陪老妈驱车300多公里,来到河南省宝丰县应河岸边,一睹马街书会的空前盛况,始有“声如雷霆震寰宇”之慨!

  作为书会主体的人,多,真多,特多,拿最有气势的成语“人山人海”来形容已觉无能为力,谁惊叹一声:“真是人天人地呐!”算是较为贴近。

  ——赶会听书的人多!从交通管制的路口,到主会场,抄田间斜道2公里,走马路直道3公里。这个方圆内,人像突然从地下冒出来,千军万马般浩荡着,马路陡然变窄,仿佛盛搁不下,“哗”地撒开,涌向通往会场的田间,在没路的地方踩出捷径……远看那阵势,像是动了老窝的蚁群忙搬家,又像密实打垛的蝗虫在掠动,更像江河突然决口,八股大水四下漫流……

  ——说书献艺的人多!仿佛全世界拢共都不会有恁多说唱艺人,这里竟能神奇地聚集300多个演艺摊点和1000多位艺人。他们从河南、山东、四川、上海等17个省市负鼓携琴,汇集而来。既有耄耋老人,又有妙龄女郎。或一二结伴,或三五成组。有的搭个一口气似能吹跑的简易棚子,更多的则以天为幕,以地作台,随意在河坡、土岗、田边、道旁,扎下地摊,摆开阵式,打响简板,拉起琴弦,行腔走韵地说唱开来。主会场上,说书者更是棚接棚、摊连摊,人挨人,搅缠成一片,有的很难分清到底谁和谁一摊。但闻弦乐交织,声腔飞越,有借助喇叭扩音的,有只凭肉嗓硬撑的,十弦百乐纠结搅旋,千嗓万音声沸九天:或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或演《三国》《水浒》《西游》《红楼》;或说日月星辰、天地万物;或唱悲欢离合,曲折人生……只要身在会场,总有百台千场演艺忠诚地慰藉着耳目,叫人“一日看足千台戏,三天听尽万卷书”!

  ——兜售货物的人多!“书会搭台,经济唱戏”,马街村一街两行林立的货棚,构成色彩纷呈的“百货走廊”,同样拥挤的人流,像要把“百货走廊”憋迸。卖货人多,货物更全,琳琅满目已不足以形容,仿佛除了枪炮飞机原子弹,大到卡车轿车房子家具,小到针头线脑琉璃咯嘣老鼠药,无所不有。促销手段更是五花八门,有摇着三寸不烂之舌声嘶力竭叫卖的,有高音喇叭尖声怪气叽哩呱啦刺疼脑仁的,有卖当似的弯铁破砖现场验证效果的……叫卖、呼喊与说唱,声声纠结搅缠,形成巨大的声浪冲击,仿佛要把整条大街凭空掀起。心系会场的人们只顾见缝插针地往前涌动,少有人问及货品。即便有谁意欲购买,要挤到跟前交易,也得费些力气。

  ——排队解手的人多!会场四围的麦田里,塑料布围起的临时厕所虽随处可见,可根本不够用。每个厕所里都像打仗,人挤人挨班排队。有人连进几个厕所,都因人多退了出来。但只要进去,不管办没办事,都会主动交上一元钱。出过钱,内急并未解决又不愿空耗太多听书时间而愁肠百结者不乏其人,有的索性憋着内急继续挤进会场听书看艺……站在厕所外,透过被风掀起的一块塑料布,看着里边一时半会缓解不了的“紧张局势”,想,天下还有比这更火爆的厕所吗?

  ——抬挪汽车的人多!说不清书会上有多少辆车,只见田间地头随处都有临时停车场。数不清的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都停在麦田车场。成千上万辆汽车,除了把数个规模宏大的停车场挤满塞严,左近绵延数把地的马路也成了车的海洋,仿佛全世界的轿车都停在这里开会。车太多,停车时都钻头不顾屁股地胡乱一停,便抢奔书场,为的是先睹为快。可待兴尽归来时,头大得成了蒸馍笼——自家车堵得别车动不了,别车把自家车围得没法挪窝。人急得像屁股掉进火盆,眼看要出人命,也是急中生智,便想到了觅人抬车。恰有几位路过的民工接下此活,抬挪一辆车,每人挣8元钱。生意一开张,竟红火得刹不住车,这家抬罢抬那家。不到半个钟头,已抬挪20来辆,估计抬上仨俩小时,每人会赚上不小的一笔。

  马街书会,作为中华曲艺苑里土生土长的瑰丽奇葩,其显赫的声势、规模和影响,雄踞全国同类节会之冠。它强烈的震撼效应,来自民间演艺贴近民众、以人为本、植根生活沃土的旺盛活力,来自民间节会独有的文化感召力与民族凝聚力,来自非凡演艺和喜闻乐见形式聚拢起喧喧人气的超强魅力……它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民风民俗传承发展史上的一种奇迹,一面旗帜,一个不可多得的独特范例。它体现着友好亲融、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彰显着民主平等、和谐共处的人文精神,凝结着崇尚文化、遵循规律、继承创新、薪火相传的智慧接力,对当前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以及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辐射效应,实乃历久弥新的一块瑰宝。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