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丁保华
在修武县邮政局有这样一支服务团队,女性占比在90%以上,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上,每天负重30公斤以上的信件、报刊,穿梭在县城大街小巷之中,担负着修武县城人民用邮末端服务的义务。这个团队就是修武县邮政局城市投递班。
走进城市投递班,靠近每位投递员,在欢乐和谐的笑语中阵阵墨香扑面而来,这就是“邮花”的味道。薛雪红就是其中的一朵“邮花”,她每天都会穿梭在县城23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私费订阅用户家中。
今年42岁的薛雪红已经在邮路上走了7年,在邮路上,她以准确快捷的优质服务赢得了用户的称赞;在团队中,她以认真敬业的工作作风被领导和同事选树为岗位标兵;在生活中,她以勤朴坚强的持家态度演绎着贤妻良母的故事。
大家称赞的“热心肠”
“这闺女是个热心肠。”在薛雪红的段道上,很多用户都这样称赞她。城关镇顺城关村的原先生夫妇,从事小零食生意,儿子在外地服役,经常会收到儿子寄来的衣物包裹。夫妇俩长年早出晚归,白天很少在家,刚开始,原先生的包裹总在营业室寄存多日都没有时间领取。薛雪红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将包裹投送到原先生家,但是白天夫妇俩很少在家,不能签收。于是,薛雪红就利用晚上登门让其签收。这样的晚间投递她整整坚持了两年多。在邮路上,薛雪红发挥自己的工作优势,为用户代购过商品,帮助双职工家庭接送过孩子。
薛雪红还担负着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报刊投递任务,她坚持“一日两投”的工作流程,实现了《焦作日报》当日投,将党的声音第一时间传递到基层。
投递队伍的佼佼者
“娴熟和超高的业务技能是用户满意的根本保障。”这是薛雪红在一次投递技能比武活动中获奖时的发言。数报、排信、加盖章戳等,看似没有技术含量,但是在薛雪红的工作中,她每天都是这样重复着、练习着,钻研数报的指法,琢磨排信的捷径。当别的同事在闲聊时,她在反复数报,刚参加工作时,手指竟让报纸磨出了血泡,经过时间的磨炼,血泡变成了老茧。在每年举行的投递技能比武中,她都能获得名次,成为投递队伍中的佼佼者。正是由于她的技能娴熟,每次在班前数报排信时,她都能提前半小时完成,为投递工作赢得了时间,从未出现过邮件逾期、报刊延误等通信质量问题。在全省投递岗位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中,她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取得了岗位资格证书。
肩挑重担的顶梁柱
去年农历正月初八,当人们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气氛中时,薛雪红的丈夫突发脑部出血,经过半年多的治疗恢复,刚40岁出头的丈夫落下了半身瘫痪、行走不便、言语不清的后遗症。两个孩子又都在读高三,从此整个家庭的重担落在了她一人肩上。她不知暗地里哭过多少次,也有过放弃工作、专心照料家庭的念头,但是她最终选择了坚守岗位。单位、邮路、家庭成了她每天不变的生活轨迹。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薛雪红从没有请过一天假,没有向单位领导提过任何要求,没有耽误过用户的一封信件和一份报纸。
她坚守着自己的家庭,为美好的生活奋斗着。
她坚守着漫长的邮路,为赢得每位用户满意的笑脸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