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待王街道党工委书记璩敬东对此深有感触。万方产业集聚区在待王镇,省、市重点工程大多在待王镇,工程推进过程中由于标准不一、资金问题、协调力度有限等带来了诸多问题,工作任务重,工作难度大。5月7日,璩敬东给区委打了个报告,请求增加干部。没想到,9日上午区委就研究决定从机关选派20名副科级后备干部充实到待王街道办事处工作,当天下午就到位了。“领导力量向一线倾斜,对基层工作支持力度这么大,基层干工作的信心更足了。”璩敬东由衷地感叹道。
“很多区级干部和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一天到晚泡在项目工地,不打招呼,不用陪同,不用招待,帮着解决了很多难题,我们实实在在感觉到马村的干部作风很过硬!”郑焦城际铁路马村段施工方负责人丁长胜告诉记者。
机关干部到基层有没有走过场?
记者从几份简报上看到,区级领导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每天都有情况通报,详细记录着区级领导到一线的时间、地点、工作情况和解决问题情况。很多工作都是在晚上进行的。5月8日23时许,翟耀南先后到待王街道办事处、马村街道办事处检查人员值班、领导带班情况,对街道办事处在值班带班工作中存在的值班电话呼叫转移、值班室无固定电话和值班应急准备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马村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建白天看项目,晚上和信访群众谈心。马村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家鹏利用晚上时间主动走进信访群众家中,一聊就是两个多小时,舒缓了群众情绪……
不到基层,永远无法知道群众的需求;不到基层,永远无法体验群众的疾苦;不到基层,自身价值就不能在工作中体现。马村区党员干部走出机关,走进社区、企业和农家,在民情民意的沟通中,在民忧民难的解决中,干部和群众的心更加贴近了。
党员干部岗位在基层会不会是一阵风?
马村区为此建立了长效机制和督查约束机制,以上率下,以下督上。马村区纪委严查工作纪律,直指作风顽症。5 月7日,马村区委、区政府机关一楼大厅第一次出现工作纪律通报,对工作纪律涣散、内部管理松懈的部门提出批评。第二天,大屏上直接对3个部门的3名工作人员指名道姓予以通报批评。这无疑是一场地震,震动了“庸、懒、散”,震出了精、气、神。很多干部开始反思自己,反思工作,压力大了,心劲足了,士气高了。该区发改委综合科工作人员狄艳丹说:“现在明显感觉工作节奏加快了,工作干劲大了,大家都希望为马村加快发展尽一分力。”
党员干部岗位在基层,群众路线成效在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