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日前,我市有关机构开展了“百名百岁老人探访活动”,对全市130余名百岁以上老人进行入户探访。他们为什么能这么长寿?各有什么长寿之道?这是备受人们关注的话题。研究表明,百岁老人长寿的秘诀中,遗传基因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改善占8%,气候条件占7%,其余60%的因素取决于老人自己。为给广大群众提供有益的养生方法,分享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本报今起开设专栏《百岁老人的那些事儿》,有选择地刊登被调查老人的一些生活趣闻和健康长寿秘诀等内容,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杜 玲
日前,记者随博爱县民政局组织的探访组,到博爱县月山镇七方村探访百岁老人司光花时,该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谈及百岁寿星司光花的养生之道,直言老人心态好、生活有规律。
司光花1914年出生,今年100岁整。她的丈夫解放前曾在八路军设在清化的交通站工作,因丈夫工作性质,老人跟随丈夫辗转山西、河北等地,做一些随军家属力所能及的工作。解放后,她随丈夫返乡,在村里务农,操持家务。
“我平时早睡早起,生活非常有规律,每天早上七点起床,晚上九点睡觉。吃罢饭一般在村里散散步、打打麻将。”当问及老人平时喜欢做什么时,听力特好的司光花乐呵呵地说。
“老人心态好,为人处世大方,从不和人计较,现在仍能与街坊邻居在一起打麻将,年轻人也喜欢和她在一起玩儿。”博爱县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司光花在饮食上从不挑剔,喜欢吃素食。“我每天早上吃两个鸡蛋;中午吃米饭、面条等,外加一袋酸奶;晚饭大多以粥为主。”司光花说,“我眼不花、耳不聋,腿脚利索,能够干一些简单的家务,像穿衣、洗脸、叠被子、扫地等,我自己都能干。缝缝补补的活,年轻人都不一定会,但是我现在还能穿针引线。”
司光花一辈子生育了8个子女,4男4女,现在她和三儿子一起生活。司光花一生任劳任怨,勤俭持家,教育子女诚实做人,尊老爱幼,善待他人。记者了解到,由于司光花的父亲早逝,母亲晚年都由她照顾,这也为家中晚辈树立了孝敬老人的榜样。“孩子们从未为照顾我闹过别扭,偶尔遇到我生病住院,他们也不会因为住院费用发生争执。我想去谁家住,就去谁家住。不论在哪个子女家住,我都很开心。”老人高兴地说。
如今,司光花家中已是五世同堂,一大家人和和睦睦,温馨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