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供电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实施电能替代 治理大气污染
走访客户促双赢
为节能减排营造氛围
安全课堂进农家
全力服务新能源发展
图片新闻
“私人定制”助企节能降耗
全力做好今年防汛工作
多举措确保安全用电
“节能引导师”受欢迎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5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施电能替代 治理大气污染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焦作供电公司员工走进校园举办“节能减排 从我做起”知识讲座。
  焦供新 摄 (本报资料照片)
  焦作供电公司员工在街头向过往行人讲解光伏发电、电能替代等方面的知识。
  焦供新 摄 (本报资料照片)
 
   

  阅读提示

  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城市中PM2.5的两个最主要来源是燃煤排放和机动车尾气,而PM2.5浓度升高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因此,缓解雾霾天气,必须调整现在的能源消费结构,电能替代战略的落脚点正在于此。未来,我国能源利用将在开发环节逐步以清洁能源为主,在配置环节逐步以输电为主,在终端环节逐步以电力消费为主,从而实现能源消费结构从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的全面转型。

  发电用煤比直燃煤干净得多

  燃煤发电作为煤炭高效利用、集中治理污染的有效手段,与煤炭分散燃烧相比,具有显著的清洁性、便捷性等优势。数据显示,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直燃煤比重过高是引发雾霾污染的主要原因。就排放强度而言,以同一单位热值计算,直燃煤的二氧化硫排放强度是发电用煤的2.25倍,烟尘的排放强度是发电用煤的6.75倍。2012年,我国全年能源消费总量约为36亿吨标准煤,在煤炭的使用量中,直燃煤约8亿吨,发电用煤约18亿吨。8亿吨直燃煤和18亿吨发电用煤排放的二氧化硫总量是相当的,但是直燃煤的烟尘排放总量是发电用煤的3倍。

  我国直燃煤中,粗放的、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煤炭利用方式占很大比重,比如分散化的居民小煤炉用煤、冬季采暖用的小燃煤锅炉等。这些煤炭利用方式的污染物排放控制很不到位,甚至没有控制,导致污染物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以电代煤,主要就是把工业锅炉、居民取暖厨炊等用煤改为用电,减少直燃煤和污染的排放。

  与传统机动车相比,电动汽车可达零排放

  据相关数据表明,在PM2.5的来源中,污染源排放占64%~72%,其中机动车污染贡献率最高,达到31.1%。机动车除直接排放细颗粒物外,它排放的气态污染物是PM2.5中二次有机物和硝酸盐的原材料。

  近年来,控车治霾的思路被广泛提及。而相比限购、限行等措施,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车替代思路则成为热门话题。

  被业界誉为“电动汽车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曾公开表示,电动汽车可以通过“以电代油”获得直接的节能减排效益。

  除此之外,电动汽车还可利用其充电需求的可引导性,发挥分布式储能作用,有效提高电力系统接纳可再生能源的能力与常规电源的运行效率,从而获得更为显著的间接节能减排效益。

  让煤炭利用率更加高效、清洁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很难改变,在能源结构短期内无法大规模调整的现实状况下,怎样加大煤的利用率就成为重要问题。有关专家表明,未来煤使用的途径主要是气化、净化、多联产,产生电、化工产品和液体燃料,这种利用方式比较清洁,效率比直接燃烧和单独生产提高10%左右。

  近年来,我国清洁发电技术快速发展,燃煤发电技术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以来,为鼓励燃煤电厂安装运行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设施,国家发改委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环保电价政策,从而不断促进燃煤发电企业减排,一轮又一轮的提高电厂污染控制水平的技术改造不断进行,燃煤电厂对环境的影响正逐步减少。

  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是大势所趋

  尽管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不会改变,但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趋势是毋庸置疑的。

  有关专家认为,电能替代的重心应为绿色电能,这不仅指作为二次能源的电力是绿色清洁的,而且用于发电的一次能源也应是绿色清洁的,比如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

  越来越多的新能源通过转化为清洁的电能被开发利用。未来,依托坚强智能电网,焦作供电公司将争取政府出台鼓励电能替代的支持政策,推动政府出台对减排效果突出的电能替代项目的财政补贴政策等,引导社会主动选择电能。

  实际上,“以电代油”“以电代煤”已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电能替代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和污染排放,促进全社会节能减排。

  建立绿色、高效的能源系统

  一想起去年冬季持续的雾霾天气,在市二医院上班的赵女士依然觉得透不过气来。“那几天简直快把我憋死了,上下班都得戴着口罩,坐在办公桌前向窗外看去,到处都是灰蒙蒙的。”

  去年以来,我国已出现几次大范围雾霾天气,华北、黄淮等地区尤为严重。治理雾霾,必须调整我国现有的能源结构,这一点已成为社会共识。而建设特高压和坚强智能电网,让电从远方来,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链全面节能,建立绿色、高效的能源系统,注定是这场“呼吸保卫战”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下班回到家按下开关,明亮的灯光洒满整个房间——这是许多人已经习以为常的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自家用的电到底从哪儿来,怎么来的,是火电、风电,还是光伏电呢?

  我国新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能源消费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如果不依靠特高压,中东部地区居民的用电比重将很大程度来自于火电,有了特高压,中东部地区的居民就能用上远距离输送过来的清洁电。因此,特高压也被称为输送清洁电力的“高速公路”。 本报记者 杨丽娜 整理

  【相关链接】

  哈郑特高压:为中原送来清洁电能

  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自今年1月27日投运以来,已实现安全稳定运行100余天。

  哈郑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于2012年5月开工,途径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线路全长2192千米,额定输送功率800万千瓦。受惠于这条世界上输送功率最大、输送容量最大、送电距离最远的直流输电线路,在其满功率运行时,我省人民一天就能用上1.8亿千瓦时新疆电。

  据测算,仅此一项,每年就可输送清洁电能500亿千瓦时,相当于运输煤炭23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00万吨、二氧化硫33万吨。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