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中医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传统中医怎样做到与时俱进
用“三心”护航患儿健康
市中医院走进社区开展专题讲座
神奇的针灸术
地黄
王双双:患者的信任是一分责任
高素霞:心系患者苦也乐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5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神奇的针灸术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孙阎河

  在我国传统的中医学术体系中,针灸术可谓是最古老的治疗方法之一,远远早于现在的中药方剂。因此,历代医书中多有“古人善针,而后人善药”之说。但是,对于针灸传承几千年,且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治疗方法,如今了解的人却越来越少。为此,记者走访了市中医院颈肩腰腿痛诊疗中心主任谈建新。

  谈建新因针灸技艺高超,被人称为“谈一针”。说到针灸的起源和原理,他说:“针灸的起源来自于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这3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理论。同时,经络学说也是针灸重要的施治原理。在《黄帝内经》中,古人认为经络最明显的作用是通道,就如同城市中的输水管道一般,将气血输送到全身。《灵枢·本脏》说‘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经络运行的气分为阴阳,阴者乃源化水谷,阳者乃发于经络。所以,在古代,针灸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的传导术,它与气功的治疗在原理上完全一致。施针者在了解病情之后,将他所了解的信息通过针刺传导给患者的藏象系统。但最后进行治疗的,并非是施针者本人,而是患者自己强大的调节功能。”

  谈建新的一番话,更让人感觉到针灸技术的古老和神秘。他接着说:“其实,针灸的最终作用对象不是穴位,而是通行于穴位中的经气。《黄帝内经》中记载‘凡刺之道,气调而止;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所以,针灸十分讲究‘得气’与否。‘得气’的感觉有酸、麻、胀等。所谓的得气,医者理解为施针者与经气建立了某种联系,即施针者将信息传递给经气,并得到了经气的回应。没有回应的,就没有疗效。就如同打个电话让对方办事,对方不接电话或者电话总占线,这事自然就办不成。不过,按照古人的说法,施针者‘得气’与否,也并不完全取决于选择穴位的正确程度,而主要取决于施针者自己的修为程度,施针者的修为越高,就越容易‘得气’,他传递的信息就越准确、越具体,疗效自然也就越高。”《素问·针解》曰:必正其神……令气易行也。《灵枢·终始》曰:必一其神,令志在针。这都说明,施针者有神,就能与病者经气的运行合而为一,这就是“得气”。

  最后,谈建新指出,从历史上看,古人善针,而后人善药。《黄帝内经》 有重针灸而轻方剂的倾向。《黄帝内经》记载的处方只有13个,但讲针灸的篇章远多于药物的篇章。《黄帝内经》中唯一提到的早期医学著作也是关于针灸的。包括《黄帝内经》中也曾多次提到《九针》《针经》等早期医书,马王堆出土的医书也是以经络、针灸为主,而方剂却少一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