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1.明确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目的、依据。
2.确定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
3.按照职业病危害场所、本岗及工序,明确职业病防护用品的种类、规格、型号。
4.明确职业病防护用品有效使用期限。
5.明确购买职业病防护用品的单位。
6.明确职业病防护用品购买后的验收标准、储存标准、发放标准、领用标准、使用标准和日常穿戴检查、处理标准。
七、职业病危害检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1.明确职业病危害日常检测及评价管理制度的目的、依据。确定职业病危害日常检测及评价管理负责部门、责任人。
2.明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人员、检测场所、检测周期、检测标准和依据、检测内容、检测设备、检测方法和检测要求、上报要求、备档要求。
3.明确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后的评价分析、评价结果、预防整改和治理措施、上报内容及时限。
4.明确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公布地点及事宜。
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1.明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目的、依据。
2.明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的内容。
3.明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实行分类监督管理。
九、劳动者职业卫生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1.明确劳动者职业卫生监护档案管理制度目的、依据。
2.明确劳动者职业卫生监护档案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
3.明确劳动者职业卫生监护档案的文件、资料及有关记录。
4.按照规定明确劳动者职业卫生监护档案妥善留档保存期限。
5.明确劳动者离开生产经营单位时,索取本人职业卫生监护档案的有关规定。
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1.明确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目的、依据。
2.明确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的负责部门、责任人。
3.明确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流程。
4.明确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的文件、资料及有关记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