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静卧宏村
辣妈辣女
养成记
视 觉
消弭不见的命运挣扎
跟着驴友进山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4年5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跟着驴友进山去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牛江梅

  我不是驴友,但有几位驴友朋友。或许是经常接触大自然的缘故,驴友们大都性情豁达、乐观开朗、坚忍刚毅,即便如我这般不吃苦、不耐劳、谨小慎微的人,也因与他们的出行和交往,受了些许感染,自以为变得有一点儿可爱了。

  驴友进山,以锻炼身体、磨炼意志、感悟自然、陶冶情操为目的,所以,他们的目的地一般都是深山,鲜见行人的路线为佳。驴友们有自己的俱乐部或组织,自己探险以开辟路线,实践后会不断进行路线的修正和更新,以更加适用于不同的旅游和冒险级别。当然,他们也做自我培训,培训自救和求救技能,以保障出行的安全。他们的行程一般单程徒步三四个小时或更长,还要背着锅碗瓢盆、衣被帐篷这些衣食住行的必备品,耗费体力很大。但深山里罕有人迹的自然原生之态,其诱人的魅力是不可阻挡的蛊惑,如果隔段时间不进山跋涉一次,就浑身无处释放般地憋闷、难受。

  形成习惯后,驴友一定要在山间清新的空气中艰难地行进,大汗淋漓,浑身酸痛,在不断挑战自我中获得认知和成就感。如此,他们才能再鼔起勇气返身于混沌的凡世。那是一种置于死地而后生的痛和快乐。无论露营山野还是寄宿农家,驴友要视具体的路线而定,对自然的感受也不同。

  城市夜晚不灭的灯光使人见不到夜的面目,而真正的夜是撼动人心的,它在山中,是黑,是静谧,是无垠的遐思和包容。

  第一次跟着驴友进山,是他们眼中很平坦易行的路线。当时,我带了两个小孩子,他们不负重徒步,我和老公就负担了四个人的衣食住行。老公登山包的容积是我的两倍,装了两个帐篷以及锅碗衣食中的重量级物品。车到山前,下车徒步,单程3个小时,孩子们快乐地追逐蜻蜓、蝴蝶,恐吓虫子、小鱼,我倒累得神魂颠倒,只觉得脚软如棉花,腿细如麻秆,险些把心也跳到了嘴里。路上的每一次休息令都是我发出的,驴友们并未感觉到累,但他们都不紧不慢地陪着我休息。

  到了扎营地,他们放下行装便钓起了小鱼,采山韭菜,搭起锅灶准备做饭。我捧起清凉的溪水洗着我的疲惫,对驴友的意志和体力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不自觉地喝下一口溪水,那滋味是童年时的纯净。晚间,我借着头灯和月光,喝一口解乏的酒,侃一通奇闻趣事,听不知什么虫子的鸣叫,看满天的星星眨眼睛,别有一番滋味。

  由于体力不支、毅力不足,我无法在极度劳累中欣赏美景,只愿跟进更平缓的路线了。今年随驴友进山,已是人间四月天,但山里的春天总是来得比山外更晚一些。广阔平原的桃花、杏花已经残英落红、飘然入泥,而山间正是春风拂面、生机盎然、令人心动的最好时节。随着车进山愈深,一股远离喧嚣没入仙境的感觉便越来越真实。那里的空气很纯净,没有雾霾,包裹着你的每一寸肌肤,充足、清凉的氧气穿过口鼻,直入肺泡,使人神清气爽。连翘已经漫山遍野地开了,炫耀着人类无法复制的明亮艳黄,撞击着眼睛,激发人不自觉地抖擞了精神,加快进山的脚步。

  博大的山是空灵的、磁性的,它可以净化心灵、包容百性,让所有想暂离凡世的脚步停驻这里,体味自然,感激生命。如今,标志着自然灵性的水,已成为稀罕之物,与小时候村里到处都是小水洼、小水溪相比,清澈无污染的水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无踪迹。进到山里,虽然仍可感觉到“山有多高、水有多长”,却难以见到清溪绕于山涧、珠帘飞落山崖的美景。总是要开车进到山的深处再深处,才能找见清一些的水,水边是大量裸露的河床与卵石,刺得眼疼,心也连带着脆弱起来。

  每次进山,我们都要带走自己和别人制造的垃圾,却无力阻止生态环境的退化。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正在萎缩,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步进行着。我们已经被挤进山里才能正常呼吸,我们的后代又能去哪里?

  徒步是惯常的锻炼方式。穿越于荆棘中,看枝叶、看虫卵,看生命的诞生与起步。如果是夏秋季节,我们就会在累累的山楂、柿子和野葡萄中,看到更多的花和旁若无人的虫子,还有斑斓的蝴蝶,追随着我们艳丽的衣裳翻飞。每个岔路口,都有山民拴在树上的红布条,善良地在风中摇曳,指示通往山村的路。走了一个多小时,我们下到了一块开阔地,终于听到有水哗哗地流动,几处巨石围成的水潭深数米,但因为清澈而可见底。水草轻舞,绿波荡漾,小白条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动,生机勃勃,妙趣盎然,这是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听说山里的鱼很傻,容易上钩,上钩之后就会知道那香喷喷的诱饵里边是生命的掠夺,于是鱼鱼自危,变得聪明起来。以前跟老公去鱼塘学钓鱼,从未有过收获,这次看水中鱼儿畅游,压抑不住强势占有它们的欲望。我将鱼饵仔细裹住鱼钩,入水,鱼儿欢畅地一拥而上撞向鱼饵,鱼饵很配合地飘然而下,鱼儿再拥而上分食之。屡试,结果无一例外地被鱼儿巧妙地吃到了鱼饵,而我终不得鱼。记不清下饵多少次,反正鱼似乎愈来愈快乐,我觉得它们都快饱了,决定放弃。而就在这时,一条被胜利冲昏头脑的鱼咬钩了,鱼浮突然入水下沉,如一个即将远离的梦境。我迅速揭竿而起,一条小鱼被迫跃出水面,这条鱼以自己的贪婪开创了我钓鱼史上的第一次。

  我兴奋起来,思绪翻飞。看来,别人能做的事情,经过学习与努力,我也是可以做成的。很多事情的成功就在于多坚持的那一次,总有鱼在诱惑面前轻信侥幸而付出巨大的代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钓鱼的快乐其实是建立在鱼的痛苦之上的,生态保护理应勿以恶小而为之啊。想至此,将鱼口中之钩小心地取下,放它入水游去,但愿它的生活快乐如常。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