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重点,是实现参保人员“老有所养”的前提与基石,有关政策备受社会关注。围绕养老保险这一话题,日前,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局长杨乐意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问:什么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
答:基本养老保险是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其目的是保障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丧失劳动能力后,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需要。它是一项强制性、公益性、非盈利性质的社会保险。
问: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哪些好处?
答: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是提高退休生活质量、安享幸福晚年的重要保证。一是参保后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缴费满15年以上的,从退休后的次月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二是退休后享受社会发展成果,根据国家政策规定的养老金调整机制调整基本养老金。三是参保职工及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享受丧葬抚恤费待遇。其中,在职参保人员丧葬补助金(费)、一次性抚恤金分别按当月本企业养老保险人均缴费工资3个月、20个月的标准发给;离退休人员丧葬补助金(费)按我市上年度企业离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2013年为1598元)3个月的标准发给,一次性抚恤金按本人生前最后一个月基本养老金20个月的标准发给。
问:对用人单位办理参保登记有何要求?
答:用人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30日内,携带营业执照正本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开户银行许可证、税务登记证、法人代表身份证,到社保经办机构窗口办理参保登记。
问:对应保未保或拒不参保的单位怎么办?
答:对应参保而未参保单位将下发通知书提醒,对拒不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登记的用人单位,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正的,依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
问: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如何办理参保?
答:需携带户口簿、身份证、一寸彩色照片,到人事代理机构办理。
问:缴费时间长短,对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有多大影响?
答: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就越高。目前我市的退休职工中,缴费15年至20年的平均养老金910.25元,20年至30年的平均养老金1410.97元,30年至35年的平均养老金1629.58元,35年以上的平均养老金2003.45元。及早参加养老保险,将有助于提高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问:现在退休职工的人均养老金与10年前相比有多大增幅?
答:今年4月底,我市连续10年将企业退休养老金上调10%,月人均养老金已达到1616元,2004年调整前为月人均427元,增长了3.8倍。
问:参保人员死亡后,已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如何处理?
答:分两种情况:参保人员未到法定退休年龄死亡的,个人账户中属于个人缴费部分(本息)可一次性支付给法定继承人,同时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已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员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中个人缴费部分(本息)可一次性支付给法定继承人。
问:职工养老保险关系如何转移接续?
答:转往外市的,参保人员到社保经办机构开具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交由新就业地发函至原参保地,由原参保地经办机构将职工本人的养老保险关系及个人账户基金转至新就业地即可;外市转入的,携带外市开具的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交由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发函至原参保地,在收到原参保地发出的养老保险关系信息表及养老保险转移基金后,通知参保人员即可。
问:作为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今年重点抓好哪些工作?
答:一是实现应保尽保。将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和灵活就业人员作为重点,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二是逐步提高待遇。三是搞好经办服务。开展社保业务网上办理和手机指纹认证应用推广等工作,在养老金、失业金的缴纳、领取以及养老关系的接续转移上提供便民快捷的经办服务。
需要提醒市民的是,本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范围内跨经办机构转移,只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基金。已经按国家规定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再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