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近日,市人民医院骨科二区自行成功完成一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弹性内固定术,手术历时一个半小时。目前,患者已经下地行走。这标志着我市在脊柱手术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
前不久,一位51岁男性患者因双侧大腿乏力,行走困难,生活不能自理,到市人民医院骨科二区就诊。该科医生结合临床症状及CT、MRI的综合分析,诊断为腰2.3椎间盘突出症。为了更好地救治患者,该科主任孙晓林带领全科医生开展会诊,商量手术方案。会诊中,曾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专门进修学习脊柱外科新技术的该科副主任王永亮、刘坤均结合患者病情,建议施行“弹性固定”方式,这样不仅可以使患者早期下地活动,还能有效减轻患者病变部位邻近椎体的蜕变。手术方案制订后,经过精心准备,日前,该科医生为患者施行了全麻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弹性内固定术,手术历时一个半小时。术后第五天,患者伤口愈合良好,双下肢乏力明显好转,而且能拄双拐下地活动。
据相关专家介绍,腰椎退行性疾病,是脊柱外科的常见、多发病。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的加剧,患病群体也在逐年扩大。而腰椎融合术是处理腰椎间盘源性痛、节段性不稳、滑脱等疾患的主要手段。但是,传统的腰椎融合固定后,还存在许多不可避免的缺陷,可造成邻近节段的退行性变,或加剧已存在的脊柱退行性变。因此,包括半坚强固定、柔性固定、弹性固定在内的脊柱动态性内固定概念的提出,逐渐在国际上得到承认。
据了解,腰椎椎弓根弹性内固定作为一种新型的弹性内固定系统,具有良好的疾病人群,该项装置兼顾腰椎的稳定性和活动性,无须植骨融合,很大程度可避免邻近椎体退变。此外,内固定材质与人体生物相容性好,无须再次手术取出。它的另外一个独特的优势,是具有良好的超弹性,在一定的形变范围内,可以维持恒定的弹性,同时具有良好的耐疲劳、抗腐蚀性能,是目前一种十分理想的脊柱内固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