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改改征求意见时的放“哑炮”现象,就要直面问题根源,充分利用好、行使好建言权和批评权,实实在在地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切实扫除放“哑炮”的形式主义之风。
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河北省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上,指出了部分人对上级放“礼炮”, 对同级放“哑炮”,对下级放“空炮”的不良现象,可谓一语中的。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征求意见环节正在陆续展开,我们对其中可能出现的放“哑炮”现象当提高警惕,加以整改。
为什么放“哑炮”现象盛行?“哑炮”本指不会响的炮弹,射不出,不伤人。有人琢磨,习总书记对这三“炮”都点名批评了,再想“放炮”时究竟要放哪一炮?对上级放“礼炮”太累,对工作干劲大的领导,就说要注意劳逸结合,提些不疼不痒的问题;对下级打“空炮”太险,得挖空心思字斟句酌,避免出现闪失。所以,只有对哪一级都打“哑炮”最合适,谁也不得罪,自己也不受累。现在,各级各部门不管召开征求意见会,还是下发征求意见表,大都以“无”字通篇,作风等次评价栏内“满意”全勾,呈现出一片放“哑炮”的现象。我们不禁要问,各级领导干部都是圣人下凡,毫无瑕疵可言?
放“哑炮”本身就是形式主义的表现,将征求意见当成走过场,不说真话实话,只想自己怎么圆场;把作风评价看成搞花样,打人情分、关系分,只惦记自己怎么插花设景。有人成天喊着有话要对领导说,喊着要发言权,但让他讲话时却一声不吭。这种行为不仅使被征求意见者看不到自身问题,还使组织赋予征求意见者的建言权丧失殆尽,是对组织和个人的不负责举措。
因此,要改改征求意见时的放“哑炮”现象,就要直面工作本身,提出好意见,直截了当地指出问题根源,充分利用好、行使好建言权和批评权,实实在在地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切实扫除放“哑炮”的形式主义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