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 笠
俗话说做女人难,做女人中的领头人更难。武陟县妇联主席周栋青却甘愿在“难事”中寻找快乐,她怀揣着一颗火热的心,凭借扎实的工作作风,给群众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2010年4月,周栋青到武陟县妇联任主席。上任伊始,凭借多年在基层的工作经验,周栋青很快就意识到妇联工作的重要性,“妇女在社会上是弱势群体,她们的切身利益疏忽不得。”想到这些,周栋青便悄无声息地开始下基层,对妇女进行摸排,跟她们聊家常、谈工作、听意见。渐渐地,周栋青找到了工作的方法和重心,本着“妇联所能、妇女所需”的原则,大胆尝试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途径,团结和带领妇女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日前记者来到武陟县妇联,跟着周栋青体会了一把“百姓调解”。
“妇联不仅要做妇女们的娘家人,还要当姐妹们的护花使者。”周栋青告诉记者,不仅要这么说,也得这么做。记者跟着周栋青来到“爱心调解工作室”,这里热闹非凡,有前来咨询问题的,也有专程跑来找调解员唠家常的。“我就是在一次调解中和周大姐成为好朋友的,现在没事我就过来和大家聊聊天,我也会帮着调解员去调解家庭矛盾。”家住武陟县谢旗营镇的杨大姐,因为婆媳矛盾闹到了县妇联,在周栋青地耐心调解下,杨大姐一家恢复了原有的平静和祥和,从此她就经常来到“爱心调解工作室”,当起了义务调解员。杨大姐告诉记者,在这里会引导妇女通过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努力协助解决妇女儿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仅仅一年多时间,“爱心调解工作室”吸纳了众多爱心调解员,参与调解婚姻家庭纠纷等问题40余件,“工作室”方便、快捷、低成本的优势,受到了群众的推崇和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关爱妇女儿童的工作,不仅是要在精神上关爱她们,在物质上,更需要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助。”周栋青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她还努力开展“维权”工作,协同派出所、司法所为妇女儿童提供婚姻家庭、人身、财产等各项权益的政策、法规咨询及心理咨询。周栋青还特别注重妇女生活环境、精神面貌的提高。她上任以来,致力于搞好村容村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形成了争先恐后创优的良好环境。全县150个村建立了“姐妹书屋”和“妇女之家”,15个村被市妇联评为“巾帼文明示范村”,30户家庭被市妇联授予“低碳环保性”“厚德和谐型”“科技致富型”“勤俭清廉型”等现代文明“六型”家庭,8个村被评为“全国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