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记者走基层 上一版3  4下一版
妇联里的“百姓调解员”
高产喜讯频频报
紫黄路上大修忙
图片新闻
温棚甜瓜“甜蜜蜜”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6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凡人新事·
妇联里的“百姓调解员”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杜 笠

  俗话说做女人难,做女人中的领头人更难。武陟县妇联主席周栋青却甘愿在“难事”中寻找快乐,她怀揣着一颗火热的心,凭借扎实的工作作风,给群众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2010年4月,周栋青到武陟县妇联任主席。上任伊始,凭借多年在基层的工作经验,周栋青很快就意识到妇联工作的重要性,“妇女在社会上是弱势群体,她们的切身利益疏忽不得。”想到这些,周栋青便悄无声息地开始下基层,对妇女进行摸排,跟她们聊家常、谈工作、听意见。渐渐地,周栋青找到了工作的方法和重心,本着“妇联所能、妇女所需”的原则,大胆尝试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途径,团结和带领妇女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日前记者来到武陟县妇联,跟着周栋青体会了一把“百姓调解”。

  “妇联不仅要做妇女们的娘家人,还要当姐妹们的护花使者。”周栋青告诉记者,不仅要这么说,也得这么做。记者跟着周栋青来到“爱心调解工作室”,这里热闹非凡,有前来咨询问题的,也有专程跑来找调解员唠家常的。“我就是在一次调解中和周大姐成为好朋友的,现在没事我就过来和大家聊聊天,我也会帮着调解员去调解家庭矛盾。”家住武陟县谢旗营镇的杨大姐,因为婆媳矛盾闹到了县妇联,在周栋青地耐心调解下,杨大姐一家恢复了原有的平静和祥和,从此她就经常来到“爱心调解工作室”,当起了义务调解员。杨大姐告诉记者,在这里会引导妇女通过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努力协助解决妇女儿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仅仅一年多时间,“爱心调解工作室”吸纳了众多爱心调解员,参与调解婚姻家庭纠纷等问题40余件,“工作室”方便、快捷、低成本的优势,受到了群众的推崇和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关爱妇女儿童的工作,不仅是要在精神上关爱她们,在物质上,更需要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助。”周栋青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她还努力开展“维权”工作,协同派出所、司法所为妇女儿童提供婚姻家庭、人身、财产等各项权益的政策、法规咨询及心理咨询。周栋青还特别注重妇女生活环境、精神面貌的提高。她上任以来,致力于搞好村容村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形成了争先恐后创优的良好环境。全县150个村建立了“姐妹书屋”和“妇女之家”,15个村被市妇联评为“巾帼文明示范村”,30户家庭被市妇联授予“低碳环保性”“厚德和谐型”“科技致富型”“勤俭清廉型”等现代文明“六型”家庭,8个村被评为“全国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