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近段时间,网上一个题为《电表被加速,电力公司干伤天害理事》的帖子引起众网友关注。发帖人称:“中国75%的电表都被蓄意加速,也就是‘走得快’,偏差最大的要快28%,原因是一些电力公司私下要求电表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将电表调快。”
这样的说法早在2005年就开始在网上流传,国家电网公司也曾多次通过官方微博和多种渠道进行辟谣,但这并未完全打消网友的疑虑。那么,电表生产企业受电力公司指使蓄意调快电表的说法到底有没有可能呢?为此,央视记者对电表生产企业、质监部门和计量专家进行走访
调查一:电表是否被蓄意调快?
结论:这一说法毫无依据,纯属谣言
央视记者的调查从位于浙江杭州的华立仪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始。这家电表生产企业与电力部门合作了40多年,为其提供的电表采购数量达到了8348万台。当记者开门见山地提出这个问题后,该公司总工程师江大川说:“我作为这方面的专业人士,感觉不可思议。”江大川是计量专业博士,据他介绍,生产企业对电表精度的把控共有三道关。
第一道关叫一检,即一校。所谓校表,就是调整电表计量的准确度。在企业调表的台子前,江大川说:“各个省的质监局得定期到我们企业,来对这个台子进行校准,走字稳定了一段时间,我们重新对每一个表进行检验,就是二检。”
华立仪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程卫东说:“上了(二检)这个台的,我们目标是(误差)往0调。”记者注意到,这家企业校表的过程全都采用的是自动化,没有人为干预。
第三道关则是企业在出厂前,对每一批电表进行抽检。程卫东说:“这三道关必须要全部合格,才能判定这个表是合格的。”
针对网上传言的“企业迫于采购方——电力公司的要求,不得不将电表调快”的说法,程卫东回应:“政府相关技术监督部门会不定期到我们企业来飞检。所谓的飞检,就是事先不通知,直接对流水线或者对包装末端、成品库里面出去的表进行抽检。如果一旦发现这种事情,对我们企业来说就是一个灭顶之灾。”
据了解,目前全国有近100家电表企业中标,每年为国家电网公司提供几百万只电能表,这些企业都通过了国家质监部门的考核,具备计量器具生产资质。
事实上,在对电表质量的把控上除了企业内部必需的三道关之外,质监部门在外部监管上也有三道关。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处处长钱惠军说:“首先在生产这一关,是有严格准入要求的,第二个按照国家规定,电表是属于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必须要经过强制检定以后才能投入使用。”
所谓电表的强制检定,就是依照国家计量法的规定,每一只电表出厂之后都必须交由质监部门指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定。
那么,所谓的强制检定是如何进行的呢?记者来到浙江电科院计量中心自动化检定实验区,这里承担了浙江全省电力系统采购用表的强制检定任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共要检测14个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是依据最新的检定计量规程来进行检定的。”整个检定过程需要90分钟左右,全过程无人工干预。
该中心运营管理室主任黄金娟指着一只电能表告诉记者:“经过检测合格的电能表,它的右上是出厂的封印,左上是加注了我们的检定合作封印,如果有人想打开电能表进行篡改,那么这两个封印就被破坏掉了。”
钱惠军说:“强制检定的目标就是让老百姓觉得能够放心使用这个电表结算。”
据介绍,质监部门采取了生产过程中抽检、出厂后强制检定这两项措施之后,在入户安装之前还有第三道关。“检定以后我们还要抽查10%,看是不是符合要求。”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工程师项长根说。
钱惠军说:“即使前面一道关漏掉了或者被操纵了,但是后面两道关它也是过不去的。”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一只电表从生产到安装入户,前后要经历六道关口进行质量把控,其中任何一道关口过不了,都不可能安装入户。
因此,网上流传的“有关电表被蓄意加速”的说法毫无事实根据,纯属谣言。
调查二:电流和电压升高,电表是否会加速?
结论:电流如果超过额定电流和电压升高,电表加速的情况不可能出现。
针对微信朋友圈中传出的有关智能电表被加速的几个新说法,央视记者也进行了调查。
说法一:电力部门给客户安装的电表的额定电流大多为5安培,相当于用一个1200瓦的热水壶烧水时所达到的电流值,一旦家里电器再多一些,电流使用情况超过5安培这个额定值,电表就会以正常值几倍的速度飞快旋转。
说法二:民用电压基本在220伏~237伏范围内波动,只要电力公司稍稍控制一下电压,电压的升高也会使电表转速加快。
网上的这些说法都有科学依据吗?央视记者又来到中国电科院国家级计量实验室进行求证。
中国电科院国家级计量实验室主任郜波给记者展示了一个检测台:“这是我们进行电能表质量检测用的一个主要检测台,它可以实现电能表误差的一个检测,而且可以提供电流、电压的改变量对电能表一些影响量的实验。”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这个误差必须在±2%以内才算合格。专家首先做的一个实验是看电流发生变化以后,电表的计量是否准确?当电流从5安培加到30安培时,误差基本上全部保持在零点零几的状态,基本上是没有变化的。继续把电流调到60安培,发现电表所有的误差情况也是在万分位。
实验证明:网友所说的电流如果超出额定电流,电表就会飞走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
随后,专家按照测试规范操作,将电压升高10%,达到242伏,观察电表计量的准确性,发现误差基本上没有多大的改变。这说明,电压升高使电表计量加速的情况同样不会出现。
调查三:电表自身耗电是否计入客户用电量?
结论:电表靠变压器供电,其消耗的电量不计入客户用电量
针对网上所传的“电力部门安装的智能电表本身的耗电量,都被转嫁给了客户”的说法,央视记者也采访了有关专家。
郜波说,从电表最初的设计和原理上,就考虑了这个问题。他告诉记者,电表自身供电是靠一个变压器来供电的,居民家里用电则要经过计量芯片。变压器是并联在计量芯片之前的。所以,变压器自身消耗的电量,是不计入客户用电量的。
实际上,无论是电流变化、电压变化,还是电表自身耗电的这些问题,都是电能表国标中常规要求实验室进行测试的项目。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许多抗干扰实验,目的都是为了电能表在使用时最大限度地不受外界干扰,确保计量的准确性。
记者通过调查得出的结论是:网络上有关电力部门做手脚,电表里面藏猫腻儿的说法是完全没有事实依据的。
本报通讯员 乔 桥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