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10日,本报《城市瞭望》周刊《曝光台》栏目,对位于我市解放路与焦东路交叉口西南侧的两家大药房,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多次出现店外经营现象,尽管执法人员现场清理10余次,但反弹现象依然存在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报道。
文章见报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对于已经签署过门前“五包”协议,承诺不进行违规经营的大药房,事实上却长期和执法人员打起“游击战”的行为,市民、网友、政协委员纷纷致电本报表达各自的看法和建议。
市民陈先生说:“药店的店外促销,虽然满足了一部分市民的需求,但市容环境的维护不能为部分人的利益让步。作为普通市民,应该对商家的违规经营行为进行抵制,让他们没有市场。此外,作为商家如果不再为图一己私利进行店外经营和占道经营,我们的城市生活将更加文明和谐。”
网友“小李飞刀”说:“门店进行店外经营的情况非常普遍,在执法方面,单凭城管部门的一己之力远远不够,需要各部门联合执法,对这种违规经营现象进行彻底治理。同时,相关部门要在城市显要位置公布监督举报电话,让每一个市民都充当执法者,看到违规现象,随手拍一张照片,打一个电话,通过网络或其他渠道,第一时间进行举报。另外,对所有的门店进行星级评定,举报次数越多的门店星级越低,自然影响门店的生意。试想,当所有的路人都拿起自己的手机进行拍照举报时,在这种压力下,门店自然会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在获得民意支持的前提下,执法人员也将走出执法难的境况。”
市政协常委董世坤说:“省运会马上就要召开了,脏乱差的市容市貌将让我市的形象大打折扣,我市应以此为契机,对全市市容市貌进行集中整治,工商、城管、环保、食药监管局等各相关部门,在做好前期宣传的同时,要和每一家门店签订承诺书,如果出现违规现象,多部门联合对其进行彻底取缔。”
记者从市城管局了解到,近期,我市在市容市貌治理方面将开展专项行动。
市城管局市容秩序监管中心主任董恩魁说:“‘三种经营’现象是很多城市都存在的城市管理难题之一,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执法怪圈更是执法中的顽疾。近期,我市将开展五个专项行动,对一些商户多次违规进行店外经营、占道经营行为列入重点整治对象。相信通过此次的多部门联合执法,我市的市容市貌能有较大改观。”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