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焦作新闻/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务实为民的生动实践
“镜子”照出来的动力
图片新闻
温县:六个认真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实效
梅苑社区举办预防自然灾害知识讲座
马村区:秉承为民情怀 真心为民办事
马村区财政局严格规范财政管理
温县350余名乡村医生接受培训
图片新闻
多种形式服务产业集聚区企业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6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作为连续2年被省高院荣记二等功、连续21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马村区人民法院,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没有陶醉在荣誉的光环里、没有沉浸在成绩的喜悦中。结合当前全区深入开展的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自我加压,通过照镜子,进一步找差距,找薄弱环节;通过照镜子,照出了努力的方向、照出了前进的动力。请看报道——
“镜子”照出来的动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如何让群众乐意走进法院、走正常法律程序,而不是靠信访途径解决问题,是各级法院长期以来致力研究的课题。马村区人民法院从发挥业务优势入手,立足本职,公平公正司法,加大案件执行力度,积极协调民事纠纷,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赞誉,从而减少了信访案件的产生,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为全区的经济发展保了驾护了航。

  镜子一:求得认同,涉法涉诉不走信访之路。

  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甚至不相信法律,是目前不少人对法律持有的态度。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一些群众有了问题不是借助于法律,而是寄希望于上访。

  为求得当事人和广大群众对法律公正性的认同,发生纠纷愿意走进法院。该院多措并举,不断加大法律宣传力度,充分运用各种社会资源,形成宣传合力,组织开展普法知识进校园、普法知识进农村(社区)等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法制宣传活动。借助远程教育平台、集市街区等,向村民宣传法律知识,发放法律资料,发放法官便民连心卡,并在农闲时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潜移默化作好法律法规宣传,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引导群众通过正常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为了实现法律援助的全覆盖,该院的57名干警分包了全区的64个行政村,实现每村至少有一名法律联络员,并明确联络员的具体职责。通过在基层开展法律援助知识宣传,了解群众法律援助需求,引导和帮助当地需要法律援助的困难群众,向法院申请法律援助等做法,在全区初步形成了区、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的法律援助工作格局,保障当事人及时获得必要的法律援助,赢得群众的认同和认可。

  镜子二:取得信任,涉法涉诉不再重复信访。

  审判工作本是严肃的、合法的,但群众往往对审判程序和过程持怀疑态度,以致不满意审判结果,怀疑有暗箱操作,并为此上访。

  为消除疑虑,该院推行了程序公开、法律依据和事实理由公开,同时审判过程让群众全程跟踪监督,审判的公平公正得到了监督和保障。另外,该院还坚持审判结果执行到位,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在马村区人民法院的诉讼服务大厅,一进门右手边有个电子触摸屏,上面写着司法公开一键通,这个一键通有40余种功能,通过它,当事人可以随时查看案件的庭审视频,了解诉讼的相关程序,跟踪案件的进展情况。通过它,该院实现了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的公开透明和便捷查询。2013年以来,该院新结案件无新发信访案件发生。2013年,该院发还改判率为0.29%,同比下降1.29%。

  “执行难”,也是众多信访案件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有效缩短执行期限,并保证执结到位?

  该院结合全区正在进行的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开展了“执行攻坚季”活动,组织党员法官对重大疑难复杂的信访案件、长期得不到执行的“钉子案”,列出台账,进行重点攻关。近日,该院共解决信访案件3起,其中演马街道耿村村民赵海鹏拖延4年、数次信访诉求的22.8万元执行案,圆满画上了句号。

  镜子三:力求满意,涉法涉诉不再节外生枝。

  民事纠纷尤其是家庭纠纷,当事人有些往往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人,走法律程序、法庭上见,既伤感情又伤人心,解决不好,会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诉前、庭前调解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为确保调解工作成效,力求当事人双方满意,一方面,该院开展了“丰调语顺”调解竞赛活动,通过多种调解方式,用老百姓明白的话语,带着浓厚的感情进行调解,将调解工作贯穿于立案、审判、执行全过程以及民事、刑事、行政全领域,充分发挥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修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独特作用。另一方面,该院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把一大批懂政策、懂法律、群众威信高、办事公道、热爱调解事业的人员充实到调解队伍中,增强了调解组织的整体战斗力。

  冯营街道辖区内一位老人因为子女赡养问题,准备把子女告上法庭,该院干警了解情况后,及时开展诉前调解,并找来在群众中威信较高的社区干部,召集老人的五个子女,依据法理,晓以情理、舒缓情绪、适时引导,终于达成了调解协议。

  正是一次又一次这样的成功调解,让双方当事人得到了满意,不致节外生枝,引发信访问题,促进了社会的治安稳定。           王 琼

  短评

精神状态决定事业成败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精神状态良好,就会有所追求,就会充满力量,就能成就一番事业。反之,则会庸庸碌碌、得过且过,乃至一事无成。一个人如此,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同样如此。

  精神状态决定事业的成败。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有什么样的工作标准、就有什么样的干劲、就有什么样的实际成效。精神状态决定了有没有想干事业、努力干成事业的志气,有没有勇于探索、走出新路的士气,有没有克服困难、敢抓敢管敢负责的勇气。在困难和压力面前,精神的比拼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当前,正值马村区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攻坚克难阶段,要坚决克服畏首畏尾、松弛懈怠、一筹莫展的不良精神状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满怀热情、敢于担当,真正推动工作开展,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