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詹长松
高高的钢构厂房下面,粉碎好的石子被架设在高空中的传送带运输过来,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巨大的圆锥体。安装在传输带上的喷淋系统,不断向这个圆锥体喷洒着水雾,把从高空飘下的灰尘牢牢地抓住。这是6月17日记者在山阳区东安石料厂生产车间内看到的景象。
“我们石料厂严格按照北山治理的要求进行了‘四化’改造,投入资金400多万元。”该石料厂负责人原爱平说。据了解,我市开展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后,东安石料厂积极响应,对生产工序进行了净化、加工场所进行了棚化、道路场区进行了硬化、周边环境进行了绿化。而这只是山阳区整顿持证矿山企业的一个缩影。
山阳国土分局副局长杨建军介绍,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山阳区政府积极推进持证矿山“四化”治理工作,要求各矿山企业始终坚持“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不断加大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力度,采用先进的环保除尘设施和无尘碎石工艺,解决矿山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山阳区矿山企业共计投资2000余万元进行持证矿山“四化”整治工作,可谓成效显著。
6月13日,我市全面开展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回头看”活动后,山阳区迅速行动,组织相关办事处和区国土资源局、环保局、住建局、城管局、城郊供电分局等相关成员单位,按照“两取缔”“一整顿”专项活动要求,再次开展拉网式排查,对辖区内已取缔的22家非法矿产品收购、储存、加工点和沿山村庄逐个进行了实地检查,并加大日常巡查力度,严防非法开采、非法矿产品加工等违法行为的反弹。为切实解决运输车辆超载、抛撒石料等二次污染问题,山阳区要求各矿山企业在各石料厂出口处安装上大型地磅,将石料销售方式由原来的排方改为过磅,过磅后石料已属运输户个人,为避免抛撒造成损失,其均自觉不超载。这一销售方式的改变,有效地杜绝了矿产品运输车辆的超载超重现象。
“北山治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山阳区北山治理领导小组副组长、副区长陶金生说,“在下一步治理工作中,我们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完成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各项工作任务,力争创建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的示范区。”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