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产经观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融 合 之 道
融合之道更在于思维之变
富钛料项目建设的 “顶梁柱”们
图片新闻
大项目数量猛增 集聚区贡献巨大
传经送宝育电商
“330”企业培育工程 助推焦作工业经济新发展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6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富钛料项目建设的 “顶梁柱”们

作者:本报记者 杜 笠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在河南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富钛料筹备处,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又都是外调或新聘的,还有实习生。尽管有着不同的出身和来历,这群人却有着共同的心声:“为了富钛料项目早日竣工投产,我们辛苦一点不算什么。”他们是佰利联富钛料项目的建设者。

李秀军就是这群执着的人中的一员。提起这位富钛料项目组的安全员,无论是现场的施工人员,还是项目部的管理人员,都说这个人是“兔子的腿”——真能跑。为了安全监督职责,促进施工的安全和文明,李秀军早来晚归,腿跑细了,嗓喊哑了,却从不叫苦喊累。由于富钛料现场施工队伍多,人员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李秀军每天7时30分前就进入工地,马不停蹄地进行巡查,从东到西,自南向北,下坑洞、爬楼梯,检隐患、验票证、下整改、督落实,一丝不苟,不徇私情,不漏隐患。3月初的一天,李秀军在巡查时发现,新进的一家施工队的截钢筋机械没有防护罩,又发现施工队有“登高不系安全带,深坑作业时不设向外逃生措施”等现象,违反了安全规定。为了安全着想,刘秀军不顾老乡情面,按章办事,狠狠地处罚了这个施工队。“安全关乎着家庭和企业的荣衰,职责要求你来不得半点马虎和宽容。”这是李秀军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说起富钛料的优秀分子,除了李秀军,还有预还原车间丙班工段长张小兵。今年2月份刚刚调入富钛料的张小兵,原是焦作市钢厂炼铁分厂工段长,黑红的脸膛,瘦高的身体,别看他瘦,特别能战斗。作为一班之长,张小兵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处处彰显着一名兵头将尾的模范带头作用。今年3月25日,因施工需要,项目组要求3天之内清除位于墙砌花墙边的临时废钢堆,可这个位置只能人工装卸清理。于是,他一连3天坚持在现场,和工友们一起装车,车装好后,又跑到厂区内帮助卸车。在他的带动下,27车近60吨废钢提前1天就完成了清理和倒运工作,保证了该项目按时动工。

钳工班长郭永红也为富钛料项目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佰利联公司的老员工,郭永红去年年底受命调至富钛料项目组工作。几个月下来,郭永红感到时间紧、任务重,便毅然决然地取消了星期天休息时间。今年年初以来,维修整改工作量增多,郭永红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查隐患,他参与;有整改,他安排;要机械,他协调,几项工作处处离不开他。在一次排查时,郭永红发现厂区消防栓北移,为了不影响施工队正常用水,他带着工友们利用晚上整治;为迎接外地客人的到来,公司要求从厂区通向施工现场的水管重新整理,他接到任务后,在不影响施工现场正常用水的情况下,利用中午大伙吃饭的时间,再次同钳工班一道圆满完成了临时水管的整改工作。截至目前,郭永红和他的钳工组共完成技术整改40余项,制作和挪动不合理检修平台30余平方米,为顺利试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安全第一,警钟长鸣”,是富钛料的员工们对自己的鞭策。就是这样一群看似平凡却在平凡中甘于奉献、恪尽职守的人,为佰利联富钛料项目的顺利竣工投产作着贡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