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把生命的价值书写在疾病防控工作的最前沿
用心沟通迎来医患春天
引项目 抓服务 创群众满意医院
深化医改促发展 保障健康惠民生
弘扬卫生行业典范 铸就百姓健康梦想
创新监管机制 做好卫生监督服务大文章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6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心沟通迎来医患春天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杨迎春,她每年都能高技术标准、创造性地出色完成各项护理任务,从未出现过差错,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因此,她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护士”,多次荣获“先进医务工作者”等称号。

参加工作十几年来,她一直牢记护理学奠基人南丁格尔的话——护理是一门最精细的艺术,需要情感、创造力、高尚的思想品德和专业素质。她几乎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感情都投入到工作中,用自己的一腔热情履行着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神圣天职。

2010年6月的一个星期天,她的两个在县城上学的儿女回到家,两个星期没有见到孩子的她请了一天假,打算给两个孩子做点好吃的。可11时30分左右,正在做饭的她接到科室电话:“科里有危重病人,速来帮忙抢救。”她放下电话,嘱咐两个孩子:“下包方便面吧,妈妈有个手术,实在对不起,下次回来一定补上。”说着就要出门。当和两个孩子期待的目光接触时,她心里充满了内疚。对于这类事情,两个孩子早已习以为常了,一次次承诺,一次次失言,懂事的孩子把理解和支持的目光投向妈妈。

她经常说:病人住到了我们科室,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就是病人的希望,我们要对得起这一身圣洁的白大褂。2011年8月份的一天早上刚上班,从门诊抬来了一名满脸是血的外伤患者。42岁的患者是湖北省襄樊市黄龙镇人,独自一人出来闯荡,不幸受伤,举目无亲。得知这一情况后,她马上和患者家里取得联系,同时自己掏钱为患者买来面包和鲜奶,中午下厨为患者做了一碗鸡蛋面。随后,她又从家里将丈夫的衣服、鞋袜拿到病房,给患者换上。住院第三天,患者病情稳定回家治疗,并在康复后打来感谢的电话。2012年9月的一天,一位患者刚刚出院,杨迎春去整理床铺,发现褥子底下有5张百元人民币,她立即叫来同事,清点数目并安排专人想方设法与患者联系,得知患者是济源市沙沟村人,她利用下夜班时间,骑自行车把钱送到患者手中。作为科室护士长,她脏活、累活带头干,在全科的口碑很好。她还常常利用闲暇时,和科里同事们谈心,解除他们生活中的烦恼,在生活上给同志们以帮助。正是这种和谐,这种友爱,全体医护人员从来没有和病人及家属红过脸、吵过架,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杨迎春

沁阳市柏香卫生院

内科护士长

★个人感言

认可与肯定,是我们护理工作者奋发向上的最大动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