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史科峰)示范区结合区域特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以三项工作为切入点,积极构建汛期安全防控体系,促使各项工作提早进入状态。
加强摸排,严格安全检查。在各乡镇街道自查整改的基础上,示范区积极开展各类汛期防灾备灾专项检查,以县级领导牵头,开展汛期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检查救灾物资储备保障、救灾基础设施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分布、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各类救灾遗留物资清理等内容,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确保各项工作执行到位。
加强值班,保持汛期监控。严格落实市、区汛期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一方面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对防汛物资、设备实施常态化检查,确保值班设备、通信线路畅通,值班人员在岗到位。一方面按照“首报时间、续报详情”原则,严格落实突发事件30分钟报告制度,提升信息传达质效,缩短应急反应时间。
加强联动,构建防控体系。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责任部门,要结合分管职能和本地域的水系特征,进一步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在农村工作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下,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全力构建完善汛期应急防控体系,确保灾情发生时能有效应对,迅速排除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