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导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强化科研 加快上市 做强做大
图片新闻
示范区严把五关 确保民主生活会质量
示范区召开第二次 道路建设推进会
示范区开展农资登记备案工作
洒向校园都是爱
示范区召开预防职务犯罪专题报告会
河南理工大学教授和博士 来示范区推进产学研合作
从禁烧令到执行力
防汛指挥部检查防汛物资储备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6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洒向校园都是爱
——记李万街道中心小学校长杜胜利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付凯明

  23年来,对于充满希望的校园,他是一颗螺丝钉,拧在校园的角角落落,教室的窗边总有他温暖的目光;他是一把伞,庇佑着每一位学生和老师。他就是示范区李万街道中心小学校长杜胜利。

  1994年,带着教书育人的梦想,杜胜利来到这所小学任校长。从踏入校门的那一刻,这个不大的校园就成了他的“心头肉”,挂在心上,刻在脑海。每天7时是他的到校时间,而此时并非上班时间,为什么来这么早?面对记者的疑问,他说:“来早点是为了排查一下校园是否有安全隐患,为了陪着孩子们一起打扫卫生,时间一长,就成了一种习惯。”放学后,最后一个下班的永远是他,他要再巡视一遍教学楼,看看门窗、电扇是否关好,有个教室里的灯不亮了,趁这时候爬上去修修。这样的习惯,他一坚持就是23年。

  “有困难、有危险,找校长”,是李万街道中心小学全校皆知的一句话。学校水池下水管堵了,他找铁丝去修通。门栓、铝合金窗、水龙头、电源插座、桌椅板凳,他都会修理。为了减少学校开支,他自学音响调试,现在维护学校播音系统的事情全靠他。校园布置是学校的面子,他工作之余经常向广告公司专业人员请教展板、橱窗和彩页设计的相关知识,将自己的美术特长利用起来,为学校设计出精美且内容丰富的板报、展板。

  在学生眼里,杜胜利如同父亲,没有太多的言语,默默的付出中有着最温柔的爱。每到上学、放学的校门口,总能看到他的身影;学生在校园活动时受伤,他总是第一个赶到,亲自带学生去医院;孩子之间打闹总是难免的,他第一时间协助班主任,细心、公正处理。这一桩桩、一件件小事,渗透着他对学生的浓浓爱意。

  对于教师,杜胜利亲如朋友,不讲空话、摆架子,而是给予更多的尊重和关怀,培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把学校当成家,有了这样的意识,教师们在工作中会充满激情,整个校园也会更加和谐温馨。”他说。

  当记者和杜胜利聊起他的生活时,才得知他曾有过一次死里逃生的经历。2007年,他感觉身体不舒服,一开始以为是感冒,因为工作忙就未在意,慢慢地病情越来越重,他病倒了,到医院检查才知道自己竟然得了罕见的真菌性肺炎,需要立即住院治疗,可他放心不下全校师生,硬是坚持到暑假才做了手术。他在市区辗转多个医院治疗了两个月仍未好转,最后被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也许是上天眷顾好人,经人介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家人带着他到山西晋城某专科医院治疗,两周后,病情奇迹般地好转了。请假治病几个月让他对学校很是牵挂,出院回家没几天,他就回到了工作中。

  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质量优秀校长、中青年骨干教师优质课二等奖……23年间,杜胜利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但他都不怎么在乎。他说:“我这一辈子最在乎的,就是学生老师灿烂的笑容和飘荡在校园里的朗朗读书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