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鹏
本报通讯员 朱天星
6月17日一大早,刚从北京赶回来的焦作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杨家卿,来不及回家休息,急匆匆地来到焦作大学党委书记郭维杰的办公室。“小崔孩子的病情暂无大碍。”杨家卿的一句话,使在场的郭维杰及其他校领导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这看似简短的一句话,倾注了该校领导特别是杨家卿太多的心血。
事情还要从一周前说起。该校工人小崔的孩子不适,在医院做脑部核磁共振时发现有异常,疑似脑瘤。随后赶紧到省人民医院进一步检查,可该院的医生建议到北京进行复查,以进一步确定病情。
小崔又赶忙与北京天坛医院联系,却被告知专家号已经排到8月份了。听到这个消息,小崔的爱人顿感天要塌下来了。“这耽误一天就多一分的危险,怎么办啊!”小崔也是焦虑不已。
杨家卿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赶到小崔家,了解情况之后安慰小崔一家人:“你们放心,校党委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助你们渡过难关。”
从小崔家出来之后,杨家卿先给郭维杰汇报了情况,然后发动在焦作、郑州、北京等地的朋友、同学、亲戚等各种人脉关系,打听这方面的专家,并在很短时间内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方面的专家马振宇、罗世祺等进行了交流,专门安排了会诊时间。
在前往北京检查前,杨家卿给小崔详细交代了各种注意事项及到北京之后的联系人,但他还是不放心,便决定利用周日陪小崔去一趟北京。
当晚在焦作火车站登上发往北京的火车,经过一晚上的颠簸,一下火车,杨家卿赶紧来到天坛医院,预约专家、排队等候、各种检查、听医生讲病情,医院的护士还以为杨家卿是孩子的爷爷呢。经过专家会诊,小崔的孩子暂无大碍,只需回家静养继续观察就好了。
得到这个消息,杨家卿及小崔一家都很高兴,在医院短暂休息之后,又连夜赶回焦作。学校的领导也非常关心小崔孩子的病情和杨家卿北京之行,因此一大早齐聚在郭维杰办公室,希望听到详细情况。这才发生了开头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