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7月1日电(记者李亚楠)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周庄镇孟村党支部书记王海军最近喜欢晚上找镇干部谈事,他不用担心遭遇“空城计”,虽然这里离县城不过5公里,但每天夜里,最少都有半数的镇干部留宿值班,周末也不例外。
“干部像候鸟,频往家里跑,白天寻不见,晚上影难找,办事得赶早,晚了就白跑”——一些地方存在的县、乡干部“走读风”,不仅损害了干部形象,也“走”淡了干群关系。针对这种现象,焦作市于今年4月16日出台规定,要求县、乡干部转变作风,变“走读”为“寄宿”,取得了良好效果。
焦作市要求,县、乡干部工作期间,除外出参加会议、出差等需要外,不得擅自离开辖区。乡镇干部原则上吃住在乡镇,每周至少4天在乡镇住宿;党政主要领导原则上不得同时离开本地;一天24小时安排领导值班、带班,方便群众来访,并对重大事项、重要情况、突发事件等进行妥善处置,及时如实向上报告。
周庄镇党委书记范承运说,周庄镇共有60名工作人员,大约60%住在县城,20%住在焦作市区,他们将工作人员分成两班,分别由书记和镇长带班,周一必须全部留宿,其他时间则两班轮流留宿值班,每周至少4天住在镇机关。
在武陟县三阳乡,记者赶到此地采访时,已经是晚上8时多,乡里刚开完会。三阳乡党委书记赵天恒说,乡政府距县城只有十几分钟车程,有68名工作人员,一些人住在县城,一些人家就在附近村,现在交通方便了,一些人常往家里跑,影响了工作效果,出台禁止“走读”的规定很有必要。
范承运说,农村的事情很多都需要在晚上解决,白天老百姓要出去打工,根本找不到当家的人,村里开大会一般也都是晚上,只要村里开会包村干部就得参加,老百姓是随时有事随时要求解决,也没有礼拜六、礼拜天的概念。
赵天恒也说,农村的工作很多都要在8小时外做,禁止“走读”的好处是可以利用晚上做大量工作,和群众交流。“不管是去群众家里扯,还是群众来机关扯都行,扯得多了,能解决不少问题。”
据记者采访,“走读”变“留宿”也给乡镇工作人员带来了一些不便。家里家务做得少了,老人、孩子也照顾不上。
家在县城的周庄镇党政办主任祝娜说:“我现在一星期能回家一天就不错了。但咱们只能牺牲自己,不能牺牲群众啊!”
这一举措确实受到了群众的好评。王海军说,现在去镇里办事方便了很多,不管什么时候去,都不会找不到人,包村干部还经常晚上到村里走家串户,干部接地气,老百姓就满意了。
焦作市委书记孙立坤说,禁止干部“走读”是焦作市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焦作市有党组织8000多个、党员20余万名,大多集中在基层第一线,只有充分调动他们服务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解决好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昨日出版的《新华每日电讯》推出报道《焦作:“走读”变“寄宿” 干部“沉底”赢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