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即便很多人对“绿皮车”依依不舍,我们也不要过分纠结于“绿皮车”退役。“绿皮车”逐步被方便、快捷的高速动车组取代,不仅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绿皮车”终将逝去,但铁路部门为民服务的宗旨仍将继续。
7月2日,随着从温州到郑州的K1238(原2192)次“绿皮车”抵达郑州火车站,该车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至此,郑州铁路局图定列车中将不再有“绿皮车”。 (据《湖南日报》)
20世纪90年代以前,火车一直是国人不可或缺的远行交通工具,而通体墨绿、车身中部涂黄杠的“绿皮车”也就成了那个时代旅行者出行的“临时家园”。在这个“临时家园”里,有人放飞梦想,也有人收获希望;在这个“家园”里,有祖国大好河山的观赏者,也有中国铁路高速发展的见证者。就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一名乘坐过“绿皮车”的旅客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绿皮车”。难怪仅凭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短短几个“绿皮车”的镜头,就勾起了几代人对“绿皮车”的集体怀旧?
笔者关于“绿皮车”的记忆源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现如今,“绿皮车”独领风骚的日子已经渐行渐远,很多主要线路上的旅客运输都已经被后起之秀的“红皮车”“蓝皮车”“双层车”等取而代之,而“绿皮车”不是在支线上苟延残喘,就是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担当起临时客车的角色。即便很多人对“绿皮车”依依不舍,但已经褪色的墨绿“外衣”,以及锈迹斑斑的车厢,都不允许它再承担起安全责任重大的旅客运输任务了。
诚然,“绿皮车”票价低,受到一部分打工者和学生等低收入人群的欢迎,但由于“绿皮车”生产时间较早,无论是设计时速,还是车内设施,都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和铁路发展的需要。“绿皮车”退役后,人们在出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经济条件选择高铁,或是选择比“绿皮车”价格稍高的“红皮车”。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们实在是没有必要过分纠结于“绿皮车”退役,更没有必要拿“公益”“廉价票”的幌子说事。因为,“绿皮车”逐步被方便、快捷的高速动车组取代,就像是新陈代谢、吐故纳新一样,不仅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而具有社会公益职责的铁路部门,为了更好服务旅客,这些年也一直在努力,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仍将如此。这一点,通过多年来未涨的火车票价可见一斑。
就在今年春运,中国铁路总公司提出了努力实现“安全、方便、温馨”出行的目标,这不仅是铁路部门对社会作出的真心承诺,也是对自身服务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绿皮车”终将逝去,但铁路部门为民服务的宗旨仍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