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焦作旅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焦作蝶变: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
加强旅游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焦作影视城打造文化旅游新品牌
图片新闻
零距离体验太极文化
焦作旅游微信平台
焦作旅游二维码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7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7月7日出版的《环球时报》刊发《美丽焦作行(一)》
焦作蝶变: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
环球时报记者 王 颖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焦,华夏古老姓氏之一,神农氏的后裔。

  作,作坊,此地古时开办打铁作坊,远近闻名。

  太行脚下,黄河之滨,焦作的古风与韵致在世事更迭中渐渐被人遗忘。“黑漆漆的煤炭作坊”沉重地扣在这座中原古镇的身上。直到上个世纪的最后一个年头,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被上天眷顾的太行奇山秀水像施了魔法一般,蝶变出山水焦作的天工之作。

  发展的眼光从地下转到地上,从蕴藏着壮观峡谷与瀑布的云台山开始,通过强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焦作旅游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根本性变化,焦作山水成为河南旅游走向世界的名片。在唱本中常被吟咏的竹林七贤、韩愈、李商隐、司马懿、朱载堉也都“活”了过来,故居纷纷被开发,塑像被点缀在怀府大地上,推动着这座曾经的“黑”城,一步步朝着“绿”的转变。

  “太极圣地 山水焦作”的城市主题,印证着这种转变。“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环球旅游精品·山水旅游目的地奖”“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是对这种转变最好的见证。这座古称“怀州”“山阳”,今叫“焦作”的城市,每天都在上演天工之作的传说。从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开往焦作的“云台山号”系列旅游专列,以及“青天河号”系列旅游包机,带来了兴奋而充满期待的观光游客。他们为焦作山水而来,为太极圣地而来,为世界地质公园而来,为令人惊奇的城市转变而来。除了山水,这里还有“八卦”的魂,有太极文化的根。坐落在温县清风岭上的陈家沟,已经将太极推向了世界,每两年一届的“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更让太极拳成为世界第一武术运动。

  如今的焦作,北有绿色太行,南有中原水乡,绿色园林遍布其间,绿色通道连接城乡,“煤城”两个字,已被“绿色主题”逐步取代。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百年煤城实现了华丽转身,旅游业异军突起、大放异彩,带动全市第三产业全面发展,有力促进城市经济转型,焦作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成功的转型之路。无论是笼罩在云台山巅峰的天光云影、弥漫在神农山天空的中草药天然气息,还是有“绿色长廊”之称的青天河流溢出的“北方三峡”的味道,又或者是陈家沟的太极拳打出来的行云流水的飘逸,甚至是老董家厨房里的驴肉飘香,最后,都能在焦作这座城市里找到注脚。

  “焦作现象”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话题,是与时俱进、谋求科学发展的范例,是努力拼搏、开拓创新的硕果。曾创造出“焦作现象”和“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的焦作,在河南旅游业发展中树立起一个个的标杆。自上世纪末开始,仅用5年时间,焦作就实现了由“煤城”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成功转型,并拥有“焦作山水”“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太极拳”“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4个知名品牌。焦作之变,先“心”变,后“身”显,焦作市旅游局局长赵卫星说。如今的焦作,以太极拳文化为引领,深度发掘沿黄河名拳、名水、名寺、名人、名药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将“太极圣地 山水焦作”打造成为国际旅游品牌和国际性的知名旅游城市。赵卫星说,焦作未来的5年,将以“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为奋斗目标,焦作旅游礼敬世界的最终目的,是建成一个文化品位鲜明、现代元素丰富、绿色生态宜居、公共服务健全,具有独特的国际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的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

  一座城市的味道,延续着一座城市最具魅力的生活方式。焦作,老城蝶变出全新旅游目的地,自在旅途全凭你来定义。顺着神农的脚步,探寻五谷的秘密,跟着红色的石头,深入太极拳的发源地,全新的焦作以至诚之礼欢迎八方游客由此踏上心灵旅程。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