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中国·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国首张食品经营“混搭”许可证出炉
难以弥合的“伤疤”
中国参加“环太平洋-2014”演习 舰艇赴演习海域
公安部交管局 发布暑运客运交通安全预警
绿色环保彰显责任担当
生活大师家居馆盛装开业
美休斯敦枪击事件造成6死1伤
专家测算,我国30多年多出生3000万左右男孩
“稻花香”酒业旗舰店明日开业
普遍两孩政策尚无时间表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7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生遗憾: 盲目剖宫葬送“二孩”幸福
难以弥合的“伤疤”
——我国高剖宫产率埋下生二胎隐患调查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新华社发)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吕 诺 李亚红 周 畅 鲍晓菁 仇 逸

  国家卫生计生委7月10日的新闻发布会介绍,目前我国除西藏、新疆外的29个省(区、市)已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截至5月31日,已有27.16万对单独夫妻提出再生育申请,24.13万对获得批准。

  然而,新华社记者近日在北京、上海、深圳、合肥等地采访发现,由于不少母亲头胎选择的是剖宫产,一些女性虽符合生育政策,却已不具备生育条件。

  我国的剖宫产率世界“领先”,高达50%左右。这个多年来一直未被公众重视的数字,终于在生育两孩的时刻开始给我们颜色看了。

  1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郎景和10日指出,剖宫产造成的问题随“单独两孩”政策的实行日益凸显。“滥用剖宫产不仅损害健康,再次怀孕时还容易发生危及孕妇生命的瘢痕妊娠。”这时候,子宫已不再是孩子温暖安全的摇篮。

  36岁的陈女士怀上了二胎,刚刚“有喜”3个月就出现了流产先兆。她急忙到安徽省妇幼保健院检查。医生告诉她,由于头胎剖宫产埋下的子宫隐患,这个孩子肯定保不住了。

  “没想到计划生育政策会调整,也没想到剖宫产会给生二胎带来这么多麻烦。”此次怀孕,陈女士不但没留住第二个孩子,还失去了子宫。

  安徽省妇幼保健院产二科副主任郭宇雯说,陈女士属于瘢痕妊娠以及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上次剖宫产造成的子宫瘢痕处,无法给孕卵提供足够的营养,于是胎盘就像寻找水源的树根一样伸展,结果穿透了膀胱,导致严重的大出血。不仅孩子不能留,而且大人性命堪忧。

  “这个手术除了要拿掉胎儿,还要修补被穿透的膀胱,异常危险。”郭宇雯说,“患者出血量达到极限,几乎用掉了我院一个月的血源储备。”

  郭宇雯说,近几个月每周都会遇到一两个头胎剖宫产、不适合再怀孕的病例;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王忠说,“单独二孩”政策落地以来,几乎每天都会接诊有过剖宫产史、发生前置胎盘的二胎准妈妈。

  接受采访的产科医生普遍认为,如果严格遵循剖宫产的医学要求,我国本该有更多育龄妇女可以享受两个孩子的幸福,而不会因受伤的子宫带来终身遗憾。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各国剖宫产率应控制在15%以下,而中国2010年剖宫产率高达46.2%,且11.7%的剖宫产没有明确的手术指征。今年4月份举行的我国首届降低剖宫产率专题技术强化培训班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非医学指征剖宫产高达24.6%。

  医学警钟:剖宫产后生二胎危险系数增大

  2

  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后,国家卫生计生委预计全国每年新增出生人口约为200万。记者在各地调查了解到,在再生育妈妈中,有剖宫产史的占四成左右,这些人生育二胎面临危险,需要各医疗机构开展相应的指导。

  浙江杭州的小丁今年29岁。“单独二孩”政府实施后,她和丈夫决定再生一个孩子。然而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她剖宫产疤痕厚度仅3.2毫米,如果再怀孕,肚子上的疤痕极有可能随着胎儿长大而拉伸变薄,以至于被撑破。医生郑重建议:别冒着生命危险生二胎了。

  剖宫产造成的风险不止于此。郭宇雯告诉记者,如果子宫伤口愈合不好,容易发生大出血。即便是愈合好的子宫,协调性也将远远不如完整的子宫,宫缩也会相对乏力,再次妊娠极有可能发生子宫破裂、产后出血、前置胎盘等问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主任赵扬玉说,再次怀孕时,如果胚胎长在上次剖宫产的子宫切口瘢痕处,就容易发生绒毛与子宫肌层粘连、植入甚至子宫壁穿透。继续妊娠或人工流产刮宫时,易引发大出血、子宫穿孔等风险,甚至威胁生命。

  即便不再生育二胎,剖宫产本身带来的伤害也不容忽视。郎景和2011年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称,据国内资料报道,剖宫产产妇的死亡率是阴道分娩的2倍以上,国外文献甚至报告有7~10倍之高。除内外科合并症外,与手术直接相关的死亡占30%左右,边远地区更高。

  社会反思:我们还要为“高剖宫产率”付出多少代价?

  3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本是处理高危妊娠和异常分娩手段的剖宫产,已经成为不少人分娩之首选。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产科医生李瑞珍说,剖宫产逐渐普及与医学进步、产妇体质变化、生育观念改变等因素相关。

  广州市妇产科研究所所长陈敦金分析,剖宫产安全性提高使得手术广泛开展,先进的诊断监测设备也增加了准妈妈的担忧。高龄、胎儿超重等客观原因,以及产妇不愿忍受痛苦、希望保持身材、选择良辰吉日等观念,都导致剖宫产率居高不下。

  一些医院的利益驱动也不容忽视。“其实,剖腹产对医生来说,既赚钱又省事,更利于医院创收。接生费178元,好像很多年没调价了;而剖宫产的收入可超过千元,麻醉要收费、手术要收费、缝合的线也要收费……”赵扬玉分析说。

  剖宫率畸高,还折射出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不久前,北医三院一名孕妇临产。家属要求必须实行剖宫产,而医生判断认为,孕妇骨盆、胎儿大小、胎心等条件都非常适合自然分娩。

  出于为母婴双方健康负责,医生拒绝了家属的要求。家属遂打“110”报警,并呵斥医生:“你们为了降低剖宫产率,竟敢草菅人命?”就在争执中,这名孕妇已经在医院产房自然分娩,顺利产子。

  赵扬玉说:“当医生是个良心活儿,怎么对孕产妇有利就该怎么去做。”

  为推进孕产妇自然分娩,各地卫生计生部门建议相关医疗机构积极开展家属陪伴分娩、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等人性化服务。加强对助产机构的准入和监督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医学指征,将剖宫产手术管理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同时,面向社会公众,积极宣传自然分娩的好处,营造促进自然分娩的社会氛围。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