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那山,那人,那邮路
博爱县狠抓北部山区环境治理
预约服务更便民
一张纸献爱心“身边的榜样”慈善捐助活动 第六次公告
桂林考察团莅焦 考察旅游标准化建设
市人民医院和省第二慈善医院结成医疗联合体
全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 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求解“甩鞭族”与公众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甩鞭子之争:期待刚性约束,莫若各退一步
高“财”生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7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广场甩鞭子、打陀螺,如此健身你怎么看?
求解“甩鞭族”与公众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今日话题】

  喜欢锻炼身体的读者会发现,包括我市在内,部分市民每日固定时间和地点在城市的广场上甩鞭子、打陀螺,五六米长的鞭子甩出,与空气或陀螺碰撞,发出“啪啪啪”的声音,响彻广场及周边居民楼宇,而行人路过时,多绕道而行。这些“鞭子玩家”称,他们以此锻炼身体。

  【观点1+1】

  @ZWJKL:甩鞭子、打陀螺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对人们健身的确是有益的,但五六米长的鞭子,不说抽到别人,就是不小心伤了自己也是十分危险的。更何况鞭子与空气或陀螺碰撞发出的“啪啪啪”的声音,响彻广场及周边楼宇,极大影响了他人的生活,是十分不值得提倡的。

  @爱苇之人:非常反感这样的健身方式。鞭子的回声很远,居民区也难逃其害,小孩子和心脏病患者可能是最大的受害者。请打陀螺和甩鞭者换位思考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影响到了别人。政府和社区可以引导市民开展一些不扰民的运动,洛阳曾就此问题举行了市民听证会。

  @小伦同学61:无论是甩鞭子,还是广场舞,这些争论说明了国民运动意识在增强,群众的业余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但新鲜事物总有利弊两方面。弊端在于缺乏管理的健身可能会扰民,无节制的运动可能会伤身。所以,加强相关运动的管理和规划,有助于新鲜事物的良性发展。

  @初时点默:我认为,只要是场地面积大,还是可以进行该运动的。但要保证不危害其他人的安全。如果活动者玩得惬意,旁观者心情也好,是可以提倡的。

  @菊珍妹纸:既然是在公共场所开展的健身活动,就应该考虑是否影响到了其他人的生活和工作。因为甩鞭子、打陀螺的声响或多或少会让人不喜欢,所以可以考虑在合适的场所开展这些运动。让大家共享公共资源,相互理解吧!

  @菏泽新志:广场就是放松之地,各项活动本可以不拘形式,但什么活动都要适可而止。希望参与者能拿出一个方案,相关部门能制定一个规章,使该运动不扰民才好。

  @Good小雪:这本是有益身心的活动,却因场所和时间不对而遭人诟病。对于如何解决这种问题,应由社区或政府合理规划甩鞭的场所和时间,既服务个人,又方便大众。

  @清涩的流年沙:以甩鞭子、打陀螺的方式锻炼身体本无可厚非,但应注意时间和场合,若打扰到别人的正常生活,甚至误伤他人就不对了。如果有条件的话,这些人可以单独在一个场地上,或在偏僻的场所开展这种活动,这些都需要市民和有关部门的理解与配合。

  @学苑范梦园:广场本来就是用来锻炼的,在广场甩鞭子、打陀螺本没有错。但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进行,如晚饭后到20时之前,人人做好自律,矛盾也就得到缓解。运动的同时,要注意安全,不可危及他人!

  @心朵:对于这种需要大面积空地的健身方式,政府在建体育中心等基础设施时应该考虑到。如果有这样的场地,建议对市民免费开放。有些健身项目,比如空竹、陀螺、推铁环等都可视为中国的民间艺术,不能失传啊!

  【下期话题】

  “单独二孩”指标为何受冷落?

  据国家卫计委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单独二孩”政策,已在除新疆、西藏外的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依法实施。目前,全国符合再生育条件的单独夫妇约1100万对,不过截至今年5月31日,全国提出再生育申请的单独夫妇27.16万对,24.13万对已获批准,仅占符合再生育条件单独夫妇的不足5%。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报记者 麻 酩 整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