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图片均由示范区规划局提供)
本报记者 郭树勋 付凯明
焦作城市拓展的空间在哪里?怎样塑造城市张扬的个性?
7月16日,市领导孙立坤、张文深、丁福浩、秦海彬、姜继鼎、胡小平,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常鸿,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郑秋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毛其智教授、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孙施文教授、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教授等国内七位著名规划及建筑专家,三家规划设计单位负责人等会集市政大厦常委会议室,召开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焦南新城规划评审会。他们的共同指向就是在示范区南海路以南、长济高速公路以北、中原路以西、郑焦晋高速公路以东,约20.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勾勒焦南新城发展蓝图,为焦作城市发展打造一座新城。
承载着市委、市政府及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焦南新城将以一种怎样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焦南新城,焦作的一个新城
从1999年2月高新区成立,到2010年12月新区成立,再到今年3月15日示范区成立,示范区面积从45平方公里扩展到215平方公里。随着区域面积的扩大、发展理念的更新,示范区被赋予的新功能和定位不断提升、发展。
按照市委、市政府对示范区建设的要求,示范区成立伊始就在充分对接焦作市城市总体规划、焦作市水系规划和示范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确定了示范区城市建设“一体两翼”的战略构想和“一城三带三轴六大片区”的规划格局。“一体”,就是79.7平方公里的城市主体功能区;“两翼”,就是43.7平方公里的东部物流工业区和72.6平方公里的西部生态农业区。“一城”即焦南新城,“三带”即新河经济景观带、沙河生态带和蒋沟河生态带,“三轴”即迎宾路景观轴、中原路产业轴和民主路生态轴,“六大片区”即教育科技片区、商务办公片区、文化旅游片区、总部经济片区、工业物流片区和生态农业片区。
示范区目前把“一城五区一带”作为建设重点。“一城”就是焦南新城,“五区”分别是1.7平方公里的李万商务区、34.4平方公里的工业产业集聚区、9.3平方公里的现代物流产业园区、8.6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3.1平方公里的寨卜昌古民居文化旅游区,“一带”就是新河经济景观带。届时,沿迎宾路由北向南将形成新河中央商务区、李万商务区、焦南新城三个重要节点。迎宾路景观轴建设成果已经显现,成为提升城市品质的新亮点。而在这一系列重点任务中,焦南新城是示范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中之重。
焦南新城规划面积约20.7平方公里,是我市的南大门,交通方便、快捷,区位优势明显,大沙河、引黄干渠在这里交汇,毗邻灵泉湖,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空间上涵盖示范区六大片区规划中的文化旅游片区、总部经济片区以及商务办公片区、教育科技片区的一部分,是拓展中心城市职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空间载体和引领示范区乃至全市跨越发展的重心、突破口,是承载着我市未来发展的一个主城,在我市城市建设中居于重要地位。
焦南新城,高档次的设计标杆
今年4月3日,示范区管委会在《中国建设报》上刊登《关于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焦南新城概念性城市设计方案征集活动的公告》,面向世界公开招标,征集优秀设计单位。先后有31家国内外设计单位报名参加。示范区成立专家组,经过科学论证、精挑细选,最终确定了新加坡CPG集团苏州工业园区新艺元规划顾问有限公司、北京泛华建设集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三家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设计。
这三家设计单位分别派出实力团队,深入示范区进行调研,结合我市的整体规划进行示范区焦南新城概念性城市规划设计。示范区多次召开会议,一一听取三家设计单位的汇报,并进行审议论证,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这三家设计单位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别具一格。一个共同的思路就是引入太极理念,引入山水焦作的理念。对空间结构的整体把握得当,对地标性建筑、主要空间节点、重点轴线、开敞空间等进行整体考虑,并提出明确的布局安排。在充分研究焦作、示范区地区环境、历史文化、功能特点、景观特色的基础上,提出核心区内整体空间形态方案。
它们依托焦作市的自然地理与历史文化背景,结合示范区的区位,考虑自然水域条件以及功能布局,在展现城市现代风貌的同时,强调多样化的历史文化传承。对重要节点和重要轴线提出较为深入的城市设计方案,对开敞空间、城市天际线及建筑物的风格、色彩、体量、节点等城市设计重要内容提出方案,创造出具有标志性的太极、山水城市形象。它们注重绿地系统及水域景观系统的设计,完善水岸处置、绿化配置,提高景观观赏趣味性,体现地方性、多样性、季节性和审美性的有机统一,创造丰富多样的开放空间。在以产促城、以城促产、产城联动,依托城市生态资源打造蓝绿交织的生态宜居环境的同时,延续城市空间结构特色,对接城市发展轴线,结合水系提升城市魅力。在景观体系方面,设计为横水纵路、网络布局,四横七纵、四面通透,交叉成点,分等成序,点线交织,均好近民。在发展模式上,采取依托主城、滚动发展,发展外围,主动布点,点轴拉动,项目抓手。
焦南新城,高规格的严谨评审
焦南新城规划评审会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和择优的原则进行,邀请国内著名的城市规划、建筑、交通、景观等相关专业七名专家成立评审委员会,对投标方案进行综合评审和比较,提出评标意见。评审委员会成员采取记名投票或记名打分方式,对方案进行排序,排名第一的为中标方案,并当场宣布评审结果。示范区管委会按照评审结果及时发放《招标方案中标通知书》,北京泛华建设集团设计方案中标。
对中标方案,毛其智教授认为,绿野水乡,山水太极之城。大沙河与蒋沟河之间加两个河湾形成两个中心(文化、科技),形成两个太极象形图案,两个轴带四廊五片区功能齐备,科学合理,方案总体可取。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刘博敏教授认为,规划方案对发展远景基础分析翔实,突出环境、公共导向、山水格局的发展规划形态。规划功能结构发展突出“两核一轴”,即文化休闲核、产业服务核与公共服务轴,构建地方发展功能结构,强调新河、大沙河两河之间两条“S”形水系等功能性。
张国华教授认为,思路清晰,理念先进,以一座新城为目标,两个构思(太极、山水),采用新手法进行结构推演,内外兼修,规划布局了“一心两核两轴”空间结构。他建议,应完善产业
要素集聚的研究,把握好生产性服务业向要素高度集聚和制造业向成本低地集聚的宏观规律;空间资源配置,如交通网络、景观网络应结合产业竞争力,在可持续发展上进一步优化;以城市门户为区位优势的新城应在交通网络上注重对外便捷、快速,对内方便示范区;规划郑焦晋太高速公路应在方案中予以考虑。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张敏教授认为,中标方案引“S”形水系沟通大沙河与蒋沟河的想法可取,形似太极,自然曲线的水道与横平竖直的道路刚柔相济,形成对比,创造近人尺度的都市水景空间,并增强中央地块的均好性。依路为轴,借水为景,聚心为核,一心两核,两轴四廊五片区的构想明确清晰,设计图纸表达清楚,空间效果壮观,气势恢宏。
焦南新城,高关注的殷切期待
市委书记孙立坤在评审会上指出,规划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龙头和指南。焦南新城的规划要突出生态性,始终把生态环保放在首位,处理好开发与环保的关系,坚持走绿色发展的路子。要融入新功能,不仅要与周边配套协调,更要满足新城未来发展需要。要体现高品质,着力做好水文章,放大水的优势,融入水的元素,打造高品位的水生态。要注重科技创新,以产业为依托,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洼地效应。要考虑人文特色,体现太极拳等厚重的文化底蕴,提升档次和品位。
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文深指出,规划建设焦南新城,对焦作整个城市的布局和拓展有着重要意义。焦作市示范区是焦作经济重要的增长极,承载着全市人民的重托。省委、省政府对示范区的定位是体现城乡统筹、产业协调、产城融合发展的复合型功能性区域,是焦作市“三化”协调发展先导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区、现代化复合型功能区、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和对外开放示范区。焦南新城的规划和建设,与水系建设、新河商务区建设等相辅相成,既是示范区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拓展焦作城市发展空间的现实需要,是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的重要举措。
在评审会上,孙施文教授希望研究新挖河湖的可行性。在洪水期,注重空间设计的把控能力、产业与空间的关系,注重资本性平衡、村庄安置,尤其要清楚功能分区,避免服务对象及相关联系不清晰和住商混合用地中住宅用地比例较高、容积率控制概念不清等问题。
世界500强企业、AECOM(艾奕康)环境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区规划设计执行总监王焱建议,要深化市场和需求的研究,并对生态等进行深化分析,形成更科学、理性的方案布局。对蒋沟河和大沙河之间的新建河道,可考虑采用绿地开放空间,以解决雨水蓄洪和内涝。对沙河岸线的构思,应适于水利和防洪要求。考虑中心区域重点项目向迎宾路主轴偏移,以强化迎宾路的城市效应;深化大沙河两岸的生态景观,深化策略和设计亮点;对方案的分节段实施策略应合乎市场的运作模式。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几许清渠穿城过,茵茵芳草伴翠湖。在未来的示范区,如此美景,不在画中,而在现实的“春天里”。“理水织城”,水岸绿都;文化共鸣,彰显魅力;高楼林立,科学现代……将来如出水芙蓉般清秀、靓丽的焦南新城,太极、山水交融,令人仿佛置身于梦幻画卷之中!我们期望和坚信,一座现代化、人性化、美如画的焦南新城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在焦作之南拔地而起,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