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赵秋荣
在绿草如茵的市人民广场西侧,坐落着一所美丽的新教育实验小学——解放区王褚乡中心小学。新教育之花,绽放在这所朴实、自然的校园中,在孩子们的脸上,我们感受到的是教育的快乐与幸福。
雨滴班,就是幸福花丛中的一朵。在“大毛虫”齐加全老师的带领下,雨滴班的“小雨滴”们已经度过了两年的快乐时光。他们在用一种别样的生活方式——晨诵、午读、暮省,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一起编织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成长故事。
成长,孩子是快乐的
“我想让乡村的孩子也能够拥有一种不一样的教育生活。”正是这样一个淳朴的念想,自2009的冬至开始,齐加全引领着孩子们走入新教育实验,先后经历了《三十六计的智慧之旅》《在“论语”的大地上》等精彩课程。
实施新教育实验5年来,齐加全坚持晨诵、午读、暮省,努力研发卓越课程,并拥有自己特有的班级仪式。“课堂最佳发言奖”帮助上课不爱发言的孩子找回自信;“每周期语”用期许静待花开;期末的“成长颁奖仪式”是孩子们最为期盼的庆典,因为在这里,孩子们不仅可以放飞自己的梦想,而且可以得到齐加全精心为自己量身撰写的“成长颁奖词”。“举止高贵奖”“羲之习字奖”“护花使者奖”……一张张奖状记录下的不仅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小小自豪,更将自信、快乐、成就感植入孩子的生命之中。
成长,教室是丰盈的
同样是一间教室,流淌在其间的故事决定了这间教室不同的温度。和30多个孩子幸福“遭遇”的那一刻起,齐加全便向孩子们承诺,一起努力朝向明亮那方,在5年的时光中,彼此牵手,守望相助,共同拥有一段生命的语言密码。
这样的一间教室,虽然没有华美的装饰,但是有着一种温润的东西在轻轻流淌。墙壁上“我的地盘我做主”,孩子们的绘画作品、书法作品、摄影作品,发现生活最美,定格精彩瞬间。教室两侧的展台上,“我秀故我在”,孩子们的读书小报、蛋壳娃娃、陶泥脸谱,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
“蚕桑课程”,孩子们收获的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感悟;“电影课程”,孩子们收获的是“努力使自己的生命真正光彩照人”的成长;“观察课程”,孩子们收获的是“一次思维的训练,更是一次情感的编织”的烛照;还有新年音乐诗歌亲子朗诵会,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
成长,教师是幸福的
阅读、写作、记录、反思。为了更好地关注孩子的生命成长,齐加全为班里的孩子撰写生命成长故事,用文字真切记录孩子生命成长的本真姿态。30余万字的书写,记录的不仅是孩子的成长,还有齐加全对于教育不断地追问与求索。
擦亮星星的同时,齐加全收获着“额外的奖赏”——“焦作市完美教室缔造者”“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教师”;研发的课程《在“论语”的大地上》在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三届研讨会上荣获新教育实验卓越课程提名奖。
“打造一间润泽的教室,拥有一种阳光的生活”是雨滴班孩子们的成长愿景,也是齐加全的成长愿景。前行路上,且歌且行。相信,齐加全和他的“小雨滴”们,一定可以编织一段精彩的生命叙事,演绎一曲别样的教育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