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在孟州市大定办事处北街村的一间普通民房里,采访了百岁老人田林华后,记者脑海里顿然飘出了这首当下流行的歌曲,感觉这首歌就像是给这位老人的“私人订制”。
高大的身材,慈祥的面容,百岁高龄,五世同堂……田林华老人如今脑筋清楚,腿脚灵便,饮食正常,生活能够自理,不足之处就是听力差了。当地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说,他是孟州市目前唯一的男性百岁老人。
田林华老人生于1914年,老家在洛阳市龙门一带。小时候由于家境贫寒,他和大哥相继被送人。荒年里,大都是靠野菜和榆树皮充饥,过年时才能吃个糠面窝窝头。老人姊妹5个,现在还有个妹妹在世,也90多岁了。
老人一生两次婚配,第一任妻子不到30岁就因病去世。后来,他在孟州再婚,育两男两女。从此,他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都放到了儿孙们身上。
老人的第二任妻子是一名教师,她教学的地方离家有十几里远,那时候交通不便,田林华便承担了照料儿女、操持家务的活。很长一段时间里,妻子的月薪只有36元,每月只能给他20元生活费。他精打细算,勤俭持家,还就过了下来。
把儿女带大后,他又帮着带孙子辈,当孙子的孩子都长大后,老人才消闲了些。
“他不仅带大了7个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而且还帮着带街坊邻居家的孩子。谁家的大人下地或上班,就会把孩子送给他带。”田林华的小女儿说。
“我坐月子时,婆婆在外教书,月子里的饭都是公公做的。小米粥、荷包蛋,公公都做得很好,而且夜里还要给我加一顿饭。”田林华的大儿媳妇说,“公公还会给孩子换尿布,尿布屎布他都洗,不让我沾手。”
“他这一辈子就爱孩子,也为孩子操了一辈子心。重孙、重孙女一来,他是肩上背、怀里抱。前不久,重孙子盖结婚的房子,他每天都要跑几里路去照看。”田林华的大女儿说。
“父亲心态平和,从来不吵我们,更不与外人发生争执。前几年他还能在街头打麻将,我们问他输赢,他总说不输不赢。其实我们知道,他输得多赢得少。”田林华的二儿子说。
“我爸闲不住,看会儿电视就要到外边走走,每天要走好几里路。他一辈子不吸烟、不喝酒、不挑食,现在早饭是一碗豆浆一个馍和两个荷包蛋,中午能吃一碗捞面条,晚饭跟大家一样吃馍菜汤。因为他生活能自理,我们也省了不少心。”田林华的大女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