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法制时空 上一版3  4下一版
孩子成离婚焦点 亲子鉴定解纷争
勤工俭学期间 权益如何维护
图片新闻
女子讨账不成欲跳楼轻生 民警成功解救又化解纷争
非法侵占财产 父女俩均获刑
不断完善法律援助工作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7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勤工俭学期间 权益如何维护

作者:本报通讯员 张 俐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案情回放】2007年9月,马林(化名)进入某技工学校学习,学制三年。2009年7月,马林由该校派往某机械厂实习。2010年7月,马林从该校毕业后仍留在机械厂工作,未签订劳动合同。2010年12月底,马林辞职,该厂拒绝给其发2010年的奖金。

  【庭审现场】法院审理后认为,马林虽然从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一直在机械厂上班,但其2010年7月才从技校毕业,因此,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马林仍为学生,未与机械厂建立劳动关系。2010年7月毕业后,马林已经获得了就业资格,之后仍留在机械厂,与机械厂建立了事实劳动关系。所以,2010年7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分摊的奖金,机械厂应该给马林发放。法院审理后,依法判决机械厂给付马林1000元奖金。

  【法官析案】这是一起典型的在校生实习(勤工俭学)期间,发生纠纷后维权的案件。

  市中级法院法官拜建国说,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因此,在校生不符合就业条件,不具有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在校生勤工俭学或实习期间,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不属于劳动关系。

  拜建国说,虽然双方不具有劳动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校生勤工俭学的相关权益就得不到保障。在校生可以通过普通民事诉讼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基于付出劳动的事实,可以让受益方给付应得的报酬。当然,如果在校生与用人单位有明确约定的,还可以依据《合同法》等主张双方约定的相关待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