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新和
巍巍神农山下的沁阳市紫陵镇紫陵村,驻扎着一支被当地群众誉为“新时代的活雷锋”的部队——武警沁阳市中队。多年来,该中队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的同时,热情地帮助当地群众,谱写了一曲曲拥政爱民之歌。
水管接到老人家
2012年7月,一场瓢泼大雨将该中队驻地的紫陵村村民李春立夫妇家的房子冲倒,一时间没房子住的李春立夫妇急得团团转。就在他们万般无奈之际,经村里多方协调,李春立一家搬到了离该中队不远处的一个临时居住点。房子和安全问题解决了,但吃水问题却让这两位70多岁的老人再次犯了难。因为房子没有安装水管,吃水要从两三里外的地方运过来,老人力不从心。
“我们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帮助两位老人吃上水!”该中队指导员卢和平得知这个情况后,马上召集中队干部进行商议,决定从中队把水接到老人家中。说干就干,第二天下午,该中队20多名干部战士冒着37℃的高温,不顾蚊虫叮咬和污水沟散发出来的刺鼻味道,清理杂草、垃圾,为敷设水管清量场地。上等兵嵇友金与吴臣臣发挥个人特长,细心连接好输水管道。就这样,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条90多米长的水管顺利接到了李春立老人的家里。望着从中队驻地流过来的水,老人开心地笑了。
情系驻地小学生
今年六一儿童节刚过,该中队驻地小学就把一面锦旗送到了中队,热情赞扬中队官兵的爱民赤子之心。
原来,每年5月份,该中队都要组织一次“爱心一日捐”活动,用来资助地方困难学生。每年六一儿童节,该中队官兵还要到驻地紫陵小学搞一次军民互动活动,通过举行升国旗仪式、辅导学生整理内务、中队干部轮流担任“编外辅导员”为学生讲课等形式,培养少年儿童的国防意识、纪律观念和独立生活能力。据统计,近几年来,该中队先后出动670余人次参加了与驻地小学的互动活动,官兵们先后资助5名贫困家庭学生重返校园。为此,该中队官兵被驻地群众誉为“新时代的活雷锋”,小朋友们也纷纷把亲手制作的祝福贺卡送给了他们心中最可爱的人。
敬老接力一茬茬
该中队自2008年年初搬到沁阳市紫陵镇驻扎以来,虽然官兵们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中队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始终没有丢。中队官兵对祥和敬老院紫陵分院的爱心行动,就是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
今年6月3日是农历端午节,中队官兵像往常一样带着常用药品、米面、蔬果等慰问品,走进祥和敬老院紫陵分院。20多位老人正坐在楼前闲聊,看到武警官兵到来,老人们的幸福之情溢于言表。官兵们向老人们一一赠送慰问品,与老人们拉家常,给老人们讲故事。卫生员刘英魁、黄明伟为老人们量血压、测体温,详细讲解季节性常见病预防知识。其他官兵则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晒被子。北京籍战士梁吉昌动情地说:“看到这些老人,就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和爷爷奶奶……我们谁都会变老,今天在敬老院照顾爷爷奶奶,也等于在孝敬我们自己的老人。”
勇扑山火写忠诚
该中队担负着沁阳市看守所的外围武装看守任务,21年来,这里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故。该中队多次协助地方政府和公安机关圆满完成了重大任务的现场警卫、设卡堵截、武装押解、城市武装巡逻、神农山景区现场警戒等各类临时勤务,中队官兵以过硬的军政素质、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形象在驻地竖起了一面旗帜。
2010年10月底,神农山景区的二仙庙一侧突然发生山林大火,火势很快向周边蔓延。接到地方政府的求援电话后,该中队一边及时向支队作汇报,一边让部队官兵作好救援准备。得到支队批准后,官兵们急速赶到现场,和随后赶来的消防官兵一起,奋战一个多小时,终于扑灭了山火。为了防止山火死灰复燃,中队官兵在山脚下蹲守了整整一个晚上,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武警官兵的忠诚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