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法苑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打造“看得见”的司法公正
市中级法院被表彰为全省法院“三留守”专项活动先进集体
马村区法院优秀执行员刘瑾 做客中国法院网
豫法阳光摄制组 走进温县法院北冷法庭
图片新闻
全市法院今年首次涉诉 信访案件社会评议听证会召开
全力开展金融案件执行工作
被执行人“人间蒸发” 评估公告促其现身
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 爱民实践服务承诺事项
郑蕾: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4年7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郑蕾: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郑蕾,1979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修武县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在民庭工作多年,每年审理一二百件社会关注的民生案件。因对每起案件考虑周全,认真负责,2011年度被市中级法院评为调解标兵,2011年、2013年被评为全市优秀法官,2013年2月荣立个人二等功。

  肩负天平 守护公正

  作为一名法官,郑蕾时刻把廉洁公正作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底线和基本政治标准。在审判实践中,始终把公正放在第一位。当事人之间微妙的关系,金钱利益的种种诱惑,贪图利益的虚假陈述,这些都为案件的审理带来了很多难题。郑蕾深感每个纠纷对当事人意味着什么,所以总是用最大的努力去追求公平与公正。

  在审理山西包工头拖欠农民工工资一案时,开庭当天,被告只承认自己是介绍人,不承认自己的包工头身份,说包工头是一个四川人,但提供不出具体住址。为了查清事实,郑蕾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原告打工的山西省晋城市南岭乡东沟村,在他干过活的家户逐一调查,向村干部了解情况。通过大家的陈述,被告说的那个四川人和村里签了盖房合同,而被告从修武老家带着农民工只负责粉刷墙面。粉刷活的报酬,房主已经给了被告。经过一天的走访,郑蕾带着五份调查笔录回来继续开庭。被告带着被调查过的两个房主,申请他们出庭作证,证明自己不是包工头。两个房主出庭时,作出了与调查相反的证言。如果不是郑蕾考虑周全,调查在先,案件很可能会是另外一种结果。

  人们都说民庭审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可在郑蕾看来,这些小事足以使邻居成仇人、朋友翻脸、父子老死不相往来。法官只有情感在、信任在、道德在,才会发自内心地想给案件一个公道。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公正,调查调解、加班加点都是很平常的事。郑蕾深知,每多一次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就会多一次增加人们对法律的敬重、对社会的信心。如果得到的是一个想不明白的结果,就会在当事人心中留下深深的伤痕。案结了,事了了,和谐了,稳定了,才是这个社会最美的景象。

  司法为民 高效办案

  如今,人们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案件数量每年都在不断增长,如何提高办案效率、提高调解率成了郑蕾常常思考的问题。每次受理案件后,她都会留下当事人的电话,律师的电话、邮箱、微信,为案件的调解提供了很大方便。郑蕾审理的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原告家在新乡辉县,被告家在洛阳,事发地点在修武。原告20多岁,因为这场车祸失去了一条腿。被告很配合调解,只是嫌原告要求过高。开庭后,郑蕾一直用电话、短信和双方联系,并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将愿意赔偿的计算清单与被告律师、原告律师进行多次沟通,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起草好调解协议,她又发邮件给被告律师,律师打印签字后用快递将调解协议邮寄过来,再通知原告来签字。

  交通事故案件的部分赔偿项目都会有固定的计算标准,调解率也较高,所以用电子信息类的联系方式进行调解,比当面调解要节省很多时间。去年郑蕾审结的213起案件中,调撤驳回起诉168起。在郑蕾看来,司法为民,高效办案,就该从一点一滴改善,工作中每个细节的成功都会给人带来巨大的收获。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法官,郑蕾还有着多重身份:包村干警、法制校长、法官妈妈等,所以必须要有“三头六必”。“三头”就是便签纸贴满墙头、卷宗堆满桌头、压力装满心头,“六必”就是案件必须审、学习必须有、信访必须接、走访必须到、论文必须写、考核必须好。

  焦法宣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